病人
就在吳定富拾荒前兩天,他還在住院。
4月9日上午11:30,銅梁區人民醫院住院部呼吸內科。吳定富坐在床上,拿著放大鏡仔細地檢查著頭天費用清單。“怎么昨天又用了800多塊錢?都住了8天了,我要出院!”吳定富對著幺兒媳婦唐傳芬大喊。
12點,吳啟偉趕到醫院,和主治醫生用紙筆輪番勸說( 老人失聰15年,交流全靠手勢與紙筆),但吳定富“充耳不聞”。
吳老耳朵幾乎聽不見,,與人交流只能書寫和用手勢。
叫吳啟偉怎能不著急呢?七天前,父親才險過鬼門關:
當天上午,父親吃不下飯,滿臉通紅,呼吸急促,送到銅梁區人民醫院后,直接送進重癥監護室。診斷顯示:二尖瓣關閉不全(重度),伴隨雙肺間質性改變、雙側胸腔積液等。
次日轉入普通病房后,吳定富每天都會嚷嚷著“出院”。最終,他如愿了,還再三叮囑兒子:“記清楚了,這次住院,國家的錢我們一分都不能報。”
十年前,同樣的情況。五天近四千元開銷,按政策可報銷醫療費用三千多,但他死活不同意。他告訴兒子,國家給了退休工資,再報銷的話,就是在給國家拖后腿。
回家后吳定富最關心的事,就是撿垃圾的錢。“你打個電話給陳久明,讓他來把我陽臺上的紙板收過去。”他招呼前來探望的侄兒。
因為是“老主顧”,金泉街廢品收購點的陳久明“破例”上門回收。
吳老清點賣廢品積攢的錢。
紙板折好稱秤,4.5公斤,每公斤1.5元,總價6.75元。陳久明將7元錢交到吳定富的手上。
待親友離去,吳定富來到臥室,打開床底木箱將錢放了進去。里面還有一沓現鈔,10元居多,最大面值20元。
“從廢品站開張那天起,老人家和我做了二十多年生意,平均每周一次。我勸了他好多次了,都這把歲數了,莫撿(垃圾)了。”陳久明說,他們的交流也是紙和筆,吳定富的回答幾乎千篇一律,“用錢的地方,可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