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不收費還自費買資料
“我的免費課堂,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2013年,彭老師舉家搬到了太原市雙東郵電小區,因為還想將免費輔導班繼續下去,他特意找了社區主任崔朝霞。在得到社區的支持后,彭老師開始在小區內張貼免費輔導班的招生廣告。
“現在很多補習機構,一節課少說都要100多元,要是請老師上門補,都要在200元以上,所以好多家長在看到免費輔導班的廣告后都不相信。只有一兩個家長帶著孩子來試聽。”即便如此,彭老師從未打過退堂鼓,雖然只有兩個學生,他還是認真對待每一節課,一段時間后,試聽的孩子們成績有了明顯進步,來聽課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前年我這來了一個學生,上初二,數學每次都考不及格。”彭老師回憶,家長把孩子放到“免費課堂”后,僅僅半個月,孩子就對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2016年的中考中,孩子考取了608分的好成績。
“現在教學對數學的要求和我退休前有了一些改變,每節課前,我都會花兩天備課,上課前一天還要復習一遍,這才能跟得上時代,才能對得起信任我的學生和家長。”在彭老師的“工作臺”上,整齊擺放著好多數學參考書,從初一到初三都有。
補課不收費,那這些材料哪來的呀?“我自己買啊。”彭老師每個新學年前都會自費買新的教科書、輔導書和教具。記者翻看了一下標價,每本書最少都是30元左右。“我每個月還有4000多元的退休金,這些錢我還承擔得起。”彭老師笑嘻嘻地說。
主動承擔社區黑板報
從“免費課堂”出來,彭老師拎著一個紅坐墊徑直向社區服務站正對面走去,來到一面墻上的大黑板前停下。仔細看了一番后,把手里的墊子放在地上,雙腿跪在墊子上,右手從右側褲兜里掏出一根粉筆,在模糊不清的幾個字上補了起來。
“小區的黑板報也是我負責。”彭老師說,5年前他住進小區后,發現墻上的黑板都快成廣告墻了。于是,他找到社區主任,主動承擔起黑板報的宣傳工作,“黑板報兩周更換一次,這是我出的第58期黑板報。”為了讓黑板報的內容豐富起來,他和老伴還自費訂了6份報紙和兩份雜志。
跟隨彭老師來到他所居住的那棟樓,進入電梯后,正對面便是一個長30厘米、寬20厘米的黑板,上面大大的“父親節”三個字甚是醒目,下面還有一段簡短的話。彭老師說,剛開始時,有人經常涂改他的內容。從那以后,他每天出門都要隨身帶根粉筆,只要看見黑板報內容被改,他就再改回來。堅持了5年,反對的人越來越少,贊同的人多了起來,不少鄰居還給彭老師出點子。
彭老師說,樓內兩部電梯,共有6塊同樣大小的黑板,上面的內容他每周都會更換一次,現在已經出了200多期。
?。ㄔ}為《太原一對退休教師為貧困孩子免費補課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