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緣
與孫子輩同學稱兄道弟
黃大哥就是個“老頑童”
老黃在學校的人緣非常好,遇到比他小數十歲的同學,他也會稱呼“師兄,師姐”,師兄、師姐則稱他“黃大哥”。遇到比他年輕的,他也喊“老師”。他還經常邀請同學聚餐,從來都搶著買單。
“黃大哥,恭喜你畢業啦!”26日,在答辯室外,趕來助陣的師兄陳符周和老黃一見面就來了一個熱情擁抱。陳符周同樣師承陳廷湘,比老黃提前一年畢業。在老黃眼里,陳符周既是師兄,又是哥們兒,還是忘年之交。兩人常到送仙橋舊書市場淘書,在學校看文獻,有時還喝點小酒。“他很愛書,每次買回去的舊書,都要消毒、清洗、曬干、熨平,特別認真。他是個老頑童,也是個傳奇,70多了還在讀博。”陳符周告訴記者,跟黃大哥一起,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既然我是來讀書的,他們又比我懂得多,所以我應該虛心請教。”老黃并不會因為與同學年齡差距大而感覺尷尬。
今年剛讀博士一年級的師弟小鄒則很佩服黃師哥的經商頭腦,他們曾一起在川大附近的大街小巷轉悠,考察鋪面大小、租金,考慮畢業后在學校周邊開個臺灣小吃店,“以后大家都能來當股東”。
學業
4年讀博 慢工出細活
論文寫了352頁20萬字
說起當時選研究方向的情景,陳廷湘記憶猶新。“一般學生只會給導師報幾個題,可他一開學就抱了很厚一疊材料過來讓我幫忙選,里面有85個題目,都是他平時讀書時記下來的。”
讀博一年級時,他就基本將博士課程修完了,第二年就開始圍繞研究領域,查詢各種資料。老黃研究的領域少有現成資料,只得自己掏錢想方設法查閱。“最開始是去美國國家檔案館、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查,在那邊一呆就是幾個月。”老黃說掃描了七八千萬英文單詞的資料帶回來研究。
四年時間完成博士學業,非常不容易。“有的人可能三年讀完博士,我卻花了四年,慢工出細活嘛。”老黃說,今年3月,經過五六次修改,他完成了352頁20多萬字的博士論文,而他的初稿有近40萬字。老黃告訴記者,跟那些想趕快畢業,趕快掙錢、成家的年輕博士生不一樣,他有更多時間讀書、找資料,就會盡量做到最好、做到完美。
記者26日在答辯現場看到了這本厚厚的論文。對此,陳廷湘教授評價說,“他的論文從思路到材料,再到寫作論述方面都有創新,因為有海外教育經歷,他的行文風格和見解也很獨到。”陳廷湘說,老黃的論文質量很高,答辯委員會也沒有因為他年齡大就降低要求,在論文盲審的時候就獲得專家的一致認可。
在陳廷湘眼中,黃先生是個認真又樂觀的好學生,在他沒來之前,學校西南文獻中心的桌子總是雜亂無章,老黃看了以后,用管理公司的方法來“打理”,自己拿著掃帚、抹布打掃起來,同學見他這么大年齡還在打掃衛生都很自覺,此后,西南文獻中心的衛生狀況改善了很多。
答辯
五位評委都贊“有深度”
兒女將為他辦豪華慶功宴
為了這次答辯,他從5月14日來到成都以后,每天看書都會到12點過,有時甚至凌晨一兩點。他平時還喜歡看《甄嬛傳》、《羋月傳》、《康熙王朝》等歷史古裝劇。
26日下午4時30分,老黃起身走向答辯席,先向評委席上的5位老師深鞠一躬,再往后向導師陳廷湘鞠了一個90度的躬,翻開桌上的答辯冊……半小時的自我闡述后,面對每一位評委的提問,老黃條理清晰、對答如流。“他的論文很有特點,史料很有獨特性,論文有自己的觀點與深度,整個論文很客觀,寫出了民族精神。”答辯委員會評審委員之一、重慶師范大學博導李禹階評價。最后,五位評委經過討論后全票通過,同意向學校建議授予老黃博士學位。
等他忙完畢業一事,7月22日,老黃的兒女將在臺灣最好酒店為他辦6桌慶功宴。說起今后的打算,老黃說,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會一直學習,以后的夢想是環游世界。”
?。ㄔ}為:《川大最年長博士 75歲“老頑童”畢業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