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川
“少小”離家難舍家國情懷
“老大”回來重溫校園生活
“我叫黃祖申,但是我喜歡你們都叫我黃大哥。”黃祖申笑著說,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金框眼鏡下的兩個小眼睛瞇成一條縫。26日的黃祖申白色襯衣搭配藍紅相間領帶,西裝筆挺,戴頂氈帽、腳穿一雙翻毛皮鞋,紳士又時尚。若不是參加答辯,他會穿最鮮艷的衣服出鏡。因為他自詡是個“時尚老頭兒”,最會搭配衣服了。
1943年,黃祖申出生在成都小關廟一帶,6歲時全家去了中國臺灣,之后加入美國國籍,還在美國修讀了碩士課程。他離開成都已經快70年,英文講得很溜,不過中文和地道四川話也能隨意切換。“我的根在成都,怎么能夠忘了說家鄉話呢?”不僅沒有忘記家鄉話,黃祖申對成都的涼粉、蛋烘糕、糖油果子等美食如數家珍。
黃祖申家境殷實,從31歲開始做服裝生意,生意遍布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很多國家,身家早已逾千萬。說起為何要來川讀博士,黃祖申說做了一輩子生意,但是從來沒有放下過學習。他出生在空軍世家,在臺灣讀的是空軍學校。因為受家庭的影響,對中國近代史有濃厚的興趣。七年前,黃祖申退休,將生意交給兒女打理,自己則沉浸于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中,經常去大學里旁聽,正式求學的念頭也越來越強烈。“我的根在成都,我希望到成都念書,重溫校園生活。”
入學
年輕7歲的博導稱他“老黃”
老坐第一排 帶動全班好學風
作為博士生導師,陳廷湘教授比黃祖申年輕7歲,陳廷湘教授稱他為“老黃”或“黃先生”。黃祖申說,川大的歷史學院在業界名氣很大。經過朋友介紹,他認識了陳廷湘教授,并被陳教授的學識折服,決定要拜他為師。
陳廷湘教授回憶起當時“接收”這名學生時的情景時說,最怕他在上學期間身體出現問題。沒想到,老黃一聽“不樂意了”,當即給大家表演了一段功夫,展示他的肌肉,以證明自己身體很棒。
“目前,中國大陸還沒有學者系統研究過抗戰時期美國援助國民黨空軍建設的情況,老黃的研究填補了這個領域的空白。”陳廷湘教授對黃祖申把“美國軍援與國民黨空軍的建設”定為研究方向表示肯定。
在陳廷湘的印象中,老黃不僅從來沒逃過課,而且上課總是坐在第一排,同班同學看到他年齡這么大都還在認真學習,學習積極性也被帶了起來,“有他上課,學生的出勤率總是出奇地高”。
老黃從進入川大那天開始,就一直成為眾人矚目的對象,“千萬富翁川大讀博”的消息甚至引來媒體紛紛報道。因為媒體過度關注,遠在美國的子女開始擔心他,不止一次打電話催他回美國,“兒子說,趕緊打包回來,你的學業重要還是你的命重要?”老黃說,他幾句話就打發了,“自己的生活自己決定,讀博是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