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余光中之女余幼珊回到家鄉永春,先后前往余光中舊居、余光中文學館以及光中詩園,循著父親的過往足跡,深切感受家鄉深厚的文化傳承脈絡。
在桃城鎮洋上村余光中舊居——新坂堂,余幼珊仔細觀看了父親少年時期的生活場景,追尋父親成長的足跡,深情回憶父親的往事。隨后的座談中,她從文化傳承與情感延續的角度,對新坂堂的修繕工作提出了諸多意見與建議。
在余光中文學館,余幼珊參觀了館內陳列的手稿、書信、書籍以及珍貴影像資料,詳細了解余光中文學館數字化提升項目進展情況。該項目總投資約700萬元,提升了展廳內的硬裝材質、手稿保存設施、數字化建設等方面,重點加強對余光中先生的手稿保護。
余幼珊對家鄉永春近年來圍繞“余光中文化品牌”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她表示,未來將持續為家鄉文化建設貢獻力量,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邁向新高度。她希望,我縣能以“鄉愁” 為核心,從更多維度深入挖掘余光中文化資源,在余光中舊居規劃布局上巧妙融入父親的文學元素,使其成為緬懷余光中先生、傳承其文學精神的標志性文化場所。文學館應進一步鉆研國內外先進手稿保護經驗,完善數字化存檔工作,為承載著余光中文學思想與創作歷程的珍貴手稿筑牢安全防線,全方位守護這份文學瑰寶。
當晚,余幼珊受邀來到和光公益書屋,舉辦 “我的父親余光中” 專題讀書分享會。活動現場,余幼珊以女兒與同事的雙重獨特視角,帶領現場觀眾沉浸式走進余光中的精神世界。不僅專業剖析了父親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等多領域取得的斐然成就,還以細膩筆觸描繪父親生活中的溫馨點滴,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余光中先生獨樹一幟的文學魅力與人格風采。互動環節中,余幼珊耐心且全面地回應文學愛好者們關于余光中作品及創作理念的各類疑問,助力大家構建起更為立體、深刻的余光中先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