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9月30日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日前,馬來西亞威省北海中華一校設立歷史文物館,旨在回顧歷史、還原歷史,讓學生對華教尤其是對母校先賢的付出心懷感恩,號召更多校友為母校付出。
覃秋璇:先輩奠下穩健基礎
北海中華一校校長覃秋璇表示,中華一校以及其前身民眾小學,曾有一群為獻身華教的先輩。在從前收入不高時,仍愿意出錢出力,為教育做出貢獻。是他們為中華一校的的發展打下了穩健的基礎,沒有他們的付出,學校不會有如今的成績。
“對于歷史及先輩們的貢獻,如果不保留記載,學生是很難知道的。所以,學校董事們在2018年提議創設歷史文物館,并獲得了董事會的認同,隨即便著手籌辦了。”覃秋璇說。
覃秋璇指出,自2018年10月開始籌建以來,歷經10個月的時間,如今歷史文物館基本建設完成。但80年來,北海中華一校走過的歲月十分漫長,在許多關鍵的時間節點上,還是有部分歷史紀念物品缺失。
她舉例說,學校首任校長任雨農,曾任4所中華學校的校長。4校行政一體化時,校長常騎著腳踏車走訪來回走訪,直至1958年4校合并。所以,1950年代的腳踏車就算是學校校史的主要見證物之一。
當地時間10月1日,北海中華一校將為歷史文物館進行開幕儀式。覃秋璇表示,歡迎老校友積極捐贈文物,充實歷史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