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的危急時刻,心肺復蘇能救命!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將心肺復蘇術作為高中畢業生必備技能之一。近日,教育部在答復中表示,已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另外,去年公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規定,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
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協同推進包括心肺復蘇術在內的中小學急救知識教育。
2019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出包括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在內的15項專項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019年7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
教育部透露,已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2008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規定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安全應急與避險”等五個領域,將撥打求助電話、基本急救知識內容、簡便止血方法、中暑的預防和處理、溺水的應急處理等內容,循序漸進納入按不同教學階段健康教育內容。2017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將心肺復蘇、創傷救護等院前急救技能作為大學生健康教育重要內容,明確規定要樹立安全避險意識,掌握常見突發事件和傷害的應急處置方法,提高自救與互救能力。
另外,教育部也把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結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在中小學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生物學、地理、化學等學科融入了急救知識相關內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