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逐字翻譯式思維
這是最普遍也是最廣泛的一種中式英語思維. 在說英語的時候先想到一句漢語,然后逐字翻譯成英語,再說出來。
這里我要強調,想到中文再翻譯成英語這是所有的口語初學者在學習的初級階段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是這種翻譯并不是逐字翻譯,逐字翻譯只會讓你的語言顛三倒四,不倫不類。如果你進行逐字的翻譯,就說明在你的理解當中你默認英語的發明是根據漢語的語法規則和使用方法誕生的。實際上兩種語言是有著巨大區別。而且文字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一一對應., 我讓一些初級的學員造句,我能借你的筆嗎?他們一定會想到I can borrow your pen?( 錯誤) 或者級別再高一點的同學會想到Can I borrow your pen? 或者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pen? 第一句明顯的是個巨大的錯誤,后面兩句沒有問題,但是可以看出他們在翻譯上的一個誤區,就是一定要在英語中找到漢語中的“能”“借”等關鍵詞。從而讓自己的思維陷入一個十分狹窄的境地。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更為簡單的表達方法,我們可以直接對對方說Have you got a pen? 或者Do you have a pen? 對方在聽了以后都能明白你是在借筆,甚至你可以簡短到用一個詞語“Pen ?” ,都能夠表達你的意思。這里強調在學習英語口語的過程中,我們的目的不是學習如何翻譯,我們是為了能讓對方明白我們要表達的意思,我們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讓對方知道你想要對方給你一只筆而已。并不要把自己的思維固定到某個詞語上,中國人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在逐字翻譯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自己翻譯不了的詞語,思維就會被卡住,不能再繼續進行對話。我一次問學生,讓他描述他的家庭,他想了半天告訴我,他想說“和諧”但是不知道單詞。這就是一個中國人在和老外對話中最容易出現的狀況,思維一下子就局限在了“和諧”上面。于是我換了個問題問他,在他的心目中,一個和諧的家庭應該具備那些因素,列舉五個關鍵詞,于是他就總結了五個詞語love, respect, trust ,happy, equal, 然后我就問他,如果和諧可以用這五個詞語來概括的話,為什么不使用這五個詞語呢?為什么一定要抓不和諧不放呢?
在英語學習的思路中要抓住兩條:
一、學習新的詞匯和用法,如“和諧” Harmony。
二、 運用你已經學習和掌握的簡單詞匯來描述和表達復雜的思想及情感。
倘若以上兩條能夠融會貫通,1500個詞匯就能讓你的口語變得巨牛無比。你和諧的家庭你可以這樣說:It's a happy family with equality, full of love,and we respect each other,trust each other. (來源:滬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