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上下樓難成了新的民生難題。既有多層建筑加裝電梯這件民生工程自提出起就受到居民關注。
補短板、惠民生,讓居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按照“政府引導、業主主體、社區主抓、多方配合”建設模式,2019年至2020年,烏魯木齊連續兩年加快實施既有多層建筑加裝電梯工程。已完成加裝電梯的小區,居民正在享受著“上上下下”的幸福,正在加裝電梯的小區,居民期盼著“上上下下”的幸福。
在政策推動下,民意統一難、管線遷改難、施工條件難等一個個難點,逐步得到解決。精準施策,精心組織,精細管理,圍繞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創新,落實落細具體措施打消居民顧慮,讓曾經艱難的臺階變成了順達的幸福電梯。
多方合力,持續推進,優化流程
9月21日,記者在塔里木石油酒店家屬院1號樓看到,3個單元門前豎立著一個與樓體同高的鋼結構,外邊搭著腳手架,有的施工人員正在測量,有的正在拆模板……單元門口設置的安全通道一直延伸到施工區域外。
中建三局、高新區(新市區)電梯加裝項目負責人趙雪亮說,目前他們負責的20部電梯有9部已經在進行鋼結構施工,剩余電梯正在進行管線遷改和基礎施工。塔里木石油酒店家屬院這3部電梯進展最快,近期將進入裝飾裝修階段,我們在不影響居民休息的情況下,加班加點把因疫情耽誤的工期趕回來,力爭11月中上旬全面完工。
居民樓二、三、四、五層都設置了電梯出入口和連接廊道。居民可以通過下半層或上半層來乘坐電梯。
塔里木石油酒店家屬院1號樓修建于2000年,共有36戶居民。張懷龍是1單元6樓的住戶。每天他都會下樓看看加裝電梯工程的進展,“媽媽都85歲了,有三年沒有下過樓,一直就待在85平方米的房子里,想讓她出來轉轉,她總是害怕麻煩大家。”
記者數了數,從1樓到6樓,共有99個臺階,電梯裝好后張懷龍只需要走9個臺階,
得知要加裝電梯,1單元四樓住戶金興林剛開始還有些顧慮,“擔心采光,噪音什么的,最后建設局、社區、施工方和居民召開了好幾次協調會,征求大家的意見,施工時比較人性化,顧慮也全部打消了。”
據悉,去年烏魯木齊實施了以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為重點的“便利工程”,這也是2019烏魯木齊市民生建設十大實事之一。當年計劃加裝500部,相關部門群策群力,實際開工539部。
2020年,烏魯木齊市繼續為既有多層建筑加裝電梯100部。目前各區正在陸續進行管線遷改、基礎施工、鋼結構施工等工序。市建設局(人防辦)市建管中心工程二科副科長李少雄說,今年在實施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時,所享受的政策和2019年一樣,按照每部30萬元的財政補貼給予居民補助。同時對去年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優化了既有多層建筑加裝電梯的建設和驗收流程,將管線遷改納入綠色通道辦理。電梯驗收工作由10個工作日縮短至3到5個工作日。
順應老舊小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9月22日,陽光雅潤苑一期保障房小區居民早熱木·沙木沙克在小區里散步,回家時順便在超市里買了一桶油。
“阿姨,有些重,一會兒給你送上去吧?”老板說。
“我們裝了電梯,拿東西方便多了。”已經70歲的早熱木·沙木沙克住在5樓。她說:“沒有電梯的時候,我們一下樓不想上去,電梯安了,一天下來好幾次。”
去年,我市對11棟保障房小區加裝電梯30部,300多戶低保戶、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便利的電梯出行。
早熱木·沙木沙克慢步前行,不多遠就走進了樓房外側的加裝電梯。從外觀來看,米黃色的全封閉式電梯與樓房合為一體。按下電梯按鈕,記者試乘電梯,運行平穩,轎廂約十幾秒鐘抵達5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正是順應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近年來,我市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臺一項項惠民之舉,落實一條條務實舉措,解決一個個民生難題……推動烏魯木齊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加碼。
62歲的馬光清是名殘疾人,家住5樓。加裝電梯前,他只有在看病時才會下樓,每次得兩個人扶著。如今有了電梯,自己坐著輪椅就能下樓了,身體明顯好多了。“黨和政府實實在在為我們辦實事、辦好事,生活也越來越舒適,心情也好多了,也愛說話了。”
在太原路新疆水利水電建設第一工程處家屬院,30號住宅樓單元門前正在進行加裝電梯施工。居民任榮祥說:“去年小區部分樓棟就加裝了電梯,我們單元的居民很羨慕,今年征求意見時,大家立刻就簽字了。”
隨著更多電梯的投入使用,后續的維護和長效管理問題也是重中之重。為保障電梯安全運行,有人建、有人管,目前烏魯木齊正在擬定電梯使用配套政策,切實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上上下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