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找不到停車位而煩惱嗎?今日,由廈門市經信局牽頭開發的“i停車”App上線試運行,不僅能夠實時查詢周邊剩余車位信息,還可享受停車場的場外和場內導航服務,并能在手機完成停車費支付,讓你做到“想停就停”。
“i停車”可以顯示周邊停車場及部分車位。
讓車主想停就停
截至2014年底,廈門市共有停車場1330個,車位21.21萬個,而廈門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17萬輛(其中小型車82萬輛),車輛與車位的比例為5.5:1,遠超1:1.3的合理比例。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一位難求”更是延長了車輛在道路上的徘徊尋找時間,加劇了交通擁堵情況。
廈門市經信局網絡安全處相關負責人韓紹兵告訴記者,從2014年底開始,經信局就在市建設局、市信息集團的支持下加緊推進建設廈門市停車信息共享平臺,而“i停車”App則是該平臺的一部分。
今日,該平臺將上線試運行,首批已有近百家收費停車場接入,覆蓋公共場所、商業網點、辦公樓宇、住宅小區、道路停車等不同類型停車場,共3萬余個車位。目前,安卓版App可掃描文末二維碼下載;蘋果版已經提交蘋果應用商店審核,不日將上架。“平臺剛剛上線,肯定有很多不足,歡迎廣大車主用戶吐槽,幫助我們早日開發出車主滿意的產品。”韓紹兵說。
可手機支付停車費
韓紹兵告訴記者,“一位難求”主要是由于停車的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通過互聯網+,這個問題就能夠順利解決。
據悉,廈門市對停車場和道路停車泊位進行了智能化改造,采用全市統一的標準和接口,實時采集全市的停車供求信息。同時,開發停車場信息共享平臺,對采集到的停車供求數據進行處理。最后,根據停車供求信息,向車主提供停車誘導服務。這一切都呈現到“i停車”App上。車主不僅能夠實時查詢周邊剩余車位信息,還實現停車場的場外和場內導航,順利找到停車場和車位。
韓紹兵介紹,i停車還加入了微信、支付寶等多種便捷的手機支付方式,車主在App內支付停車費后,停車場閘機就能做到自動放行。 隨著平臺建設的逐步完善,未來廈門全市的停車場都將陸續接入平臺,停車費打折、免單等優惠活動也將陸續推出。
或形成新產業鏈
“開放才有吸引力。我們也愿意將停車大數據向社會開放,以吸引國內更多、更專業的互聯網企業參與停車服務系統的研發,從而激發市場活力、創新服務模式,為市民提供便捷實用的停車信息服務,緩解停車難題。”韓紹兵說。
韓紹兵還展望,停車平臺上線運行后,通過對停車服務的供、需大數據分析,還將為主管部門優化全市停車場的規劃布局與建設規模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停車服務作為駕車市民“高頻度”行為,82萬小型車車主若每天使用停車平臺進行一次停車信息查詢,每年查詢量就近3億次,車主市民對停車平臺的黏度將能夠促進、衍生更多的信息消費產品,可形成一條產值巨大的信息服務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