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意不錯,這周還要忙一點,馬上就過年了嘛,消費需求集中釋放。”昨日,在位于港中路的廈門國際酒類交易平臺(以下簡稱“平臺”)A館,廈門伯圖斯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霖一邊處理訂單一邊說道。
連日來,該平臺“線上+線下”齊發力,酒類消費升溫明顯。楊霖的企業主營進口葡萄酒與烈酒,他說,企業從成立一開始就設立在象嶼保稅區,借助保稅區的優勢,企業搭建平臺,為國內經銷商提供國際采購服務,省心省力又實惠。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酒商也借助平臺進入中國市場,公司目前已經能夠提供世界各主要葡萄酒產區多達數百款的產品。
廈門國際酒類交易平臺成立六年多來,已設立廈門進口酒交易中心、名優白酒交易中心、數字國際酒平臺等,不僅有“進口酒+國產白酒”的融合發展,更有“線上+線下”的協同聯動,有力推動廈門酒業高質量發展。
“看,這是一家商會剛剛下的訂單。”走進平臺B館,廈門豐德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永磊拿出手機,高興地分享道。他說,最近進入春節銷售旺季,每天銷量都明顯增長,最多的一天能收到500多個訂單,“就連附近停車位也緊張起來,一位難求”。
B館是廈門名優白酒交易中心,設立短短兩年多,就開始產生了集聚效應,不少知名品牌相繼入駐。作為最早進駐的企業,廈門豐德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白酒銷量增長速度很快。除了線下展示,企業還開啟了線上直播的新賽道,市場反應良好。武永磊肯定道:“平臺有很好的品牌效應,對酒行業的磁吸效應逐漸凸顯,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我們可以為入駐酒企業提供通關、倉儲、展示、交易、配送和供應鏈金融全產業鏈服務。”廈門國際酒類交易平臺副總經理尤輝麒介紹道。截至目前,平臺賦能不少線下連鎖店品牌,包括天貓、京東、有贊商城等在內的20多個線上商場,吸引230多家會員企業入駐,2023年會員企業累計銷售額超過120億元。
點擊
廈門國際酒類交易平臺是廈門自貿片區積極打造的重點產業平臺。多年來,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與海關、稅務和口岸辦等部門通力協作,創新監管模式,積極推行“一站式”的酒類查驗專區、全國首創的“進口酒快檢”模式,以及保稅分撥、“前店后庫”的進口酒創新模式等,為廈門進口酒貿易的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如今,廈門已穩居全國前三大進口酒口岸,進口啤酒規模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
(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