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同安區大同街道東宅村聯合掛鉤幫扶單位中共廈門市委統戰部、廈門市政水務集團舉行“撂荒地復耕”項目簽約揭牌儀式,通過政企聯動、街村協同合作,進一步盤活農村土地資源,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落地見效。
據悉,東宅村過坑里靠同安東路東側有73.9畝農田,因水電、交通不便等原因逐漸閑置撂荒。為響應國家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的號召,在廈門市第8片區駐村工作隊的推動下,經與村“兩委”多次現場勘察,廈門市政水務集團出資支持東宅村撂荒地復耕復產。經測算,復耕后這些農田能夠耕種兩季水稻,年產可達35000公斤。
下一步,東宅村將成立荒地復耕工作小組,合理安排各類蔬菜穿插耕種;引進種植大戶,發展草莓、圣女果等果蔬采摘和農耕研學;推廣“市民認領、村里代耕代種”的模式,最大可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把這些地變成“致富田”,預計每年可實現經濟效益近40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16萬元。
去年9月,中共廈門市委統戰部和廈門市政水務集團還共同出資捐建了“東宅村文化廣場”,以文化“激活力、促發展”,大力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活環境。(海西晨報記者 曾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