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涉企收費行為是市場監管部門呵護市場主體,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年以來,按照國家及省、市有關清理整治涉企違規收費的要求,廈門市市場監管局不斷深化協調治理,牽頭組織聯合檢查,對違法違規亂收費、加重企業負擔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截至目前累計檢查涉企收費主體141家次,落實退還企業多收費用近177萬元。
強化組織領導切實形成監管合力
據介紹,我市重點聚焦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行業協會商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航運交通、水電氣及金融等五個領域,開展涉企收費治理。在整體行動方案的框架下,市場監管部門把聯合檢查作為推動全市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落實的重要環節和重要任務,細化出臺工作方案。
“自2020年建立全市涉企收費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以來,我們注重用好協同監管機制,每年召開聯絡員會議加強研究部署。”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國家層面6月23日印發行動方案通知、6月30日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后,該局立即著手研究文件要求,于7月7日召開2022年聯絡員會議,重點圍繞組織聯合檢查提前謀劃,確保工作圓滿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廈門地方特色,我市涉企收費治理突出海運口岸領域監管,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口岸、港口、自貿委、商務、海關、交通六部門出臺專項檢查方案,并牽頭成立海運口岸收費監管工作專班,落實進出口全環節收費監管,聯合開展政策提醒、宣傳引導、自查自糾、聯合檢查等具體工作,相關做法得到市場監管總局的肯定,被國家口岸辦作為典型經驗予以刊發。
強化事前規范 組織開展自查自糾
依托工作專班,市場監管部門在涉企收費治理中,推動行業主管部門部署141家進出口環節經營單位展開自查,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在金融領域,組織37家商業銀行對標對表自查自糾,督促主動清退多收費用109萬元。
針對招標代理行業存在收費政策理解不到位的情況,市市場監管局全面梳理相關法規政策的要求,形成針對性強的提醒告知書,及時通過官微進行發布,并以郵寄送達、協會轉發等方式,對187家次收費主體實現政策直達,促進整體規范。
在水電氣等公用事業領域,市場監管部門還通過治理,有序推進供電公司對394家有條件的終端用戶供電“轉改直”,從源頭逐步消除了轉供電違規加價風險。
強化問題導向 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對五大領域4835家涉企收費主體建立監管對象清單,并組織專業力量、會同主管部門對進出口、商業銀行、招標投標、行業協會等領域涉及價格的政策法規進行梳理。同時,該局牽頭市發改委、工信局、財政局等部門開展涉企收費聯合檢查,四部門有關分管領導分別帶隊,指導各區、各相關部門落實好降費減負政策要求。
統籌專班執法力量,市場監管部門牽頭開展了海運口岸收費雙隨機聯合抽查;組織商業銀行、交通樞紐、公用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重點檢查和2021年發現問題“回頭看”;通過市、區兩級聯動,開展轉供電價格雙隨機抽查,引入會計師、外語翻譯等專業力量,借智借力提高檢查實效。
此外,市市場監管局還通過多種渠道公開征集涉企違規收費線索,并逐一進行核查,督促退還轉供電違規收費68萬元;對部分招標代理機構立案調查,督促下調不合理收費標準。經測算,通過對涉企違規收費進行整治,每年可為企業降低招標文件費超200萬元。
強化市場監管職責主動服務助企紓困
在嚴格執行政策,打擊涉企收費違法行為的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主動惠企讓利。連續三年出臺降低經營性檢驗檢測收費標準的惠企政策,所屬事業單位對本市企業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產品質量委托檢驗檢測項目、特種設備檢驗項目按收費標準的60%收取。據統計,在2020-2021年累計減免1.047億元的基礎上,今年1-9月,累計再兌現優惠金額4756.32萬元。
為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困難,市場監管部門還積極落實各項獎補政策,落實知識產權領域獎補政策7076.74萬,兌現質量、標準化獎勵資金3965.8萬元。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貫徹落實好國家及省、市關于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的工作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抓好專項行動,認真核查問題線索,嚴懲違規收費行為;利用執法部門直達終端的優勢提出合理化建議,會同主管部門繼續完善政策;繼續強化協同合作,探索建立常態化聯合檢查機制。(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王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