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1日起二手房交易將“營改增”。眼下時間只剩下一個多月,各種“預測”“舉例”“計稅公式”在網絡上傳播。我市稅務專家說,由于具體政策和細則還未發布,這些所謂的“實例”都只是推測,有的很不準確,市民沒必要因此恐慌。
【亂象1】
傳言稅率為11%
專家 稅率多少待確認
這幾天,市民王先生一家飯桌上的熱門話題就是二手房“營改增”。王先生的父親聽說房地產行業“營改增”稅率為11%,立馬緊張起來:“營業稅的稅率也就5%,現在改成增值稅稅率高達11%,稅負肯定要增加嘛!”
廈門大學財政系教師、博士熊巍多年從事稅收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她認為,11%雖然已經確定為房地產行業的“營改增”稅率,但對個人來說不是一回事。
“二手房分為企業二手房和個人的二手房,個人二手房交易是不是采用11%的稅率,還不一定。”熊巍說,增值稅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才適用“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得出應繳稅額”的方式,而按照已有的增值稅管理規定如《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管理辦法》,還有增值稅的基本管理常識,個體工商戶以外的其他個人(自然人),是不能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這就意味著出售二手房的個人只能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的計稅方式、也就是簡易征稅方式來計繳增值稅。
“我個人認為,如果采用簡易征稅方式,國家稅務總局應該還會出臺一個簡易征收稅率,肯定不會是11%那么高,具體多少要看政策規定。”熊巍說。
【亂象2】
稅負“實例”滿天飛
專家 目前各種算法都是推測
市民周女士也特別關心二手房“營改增”,她收到朋友發來的一個微信截圖,其中以一套價格為100萬元的房子為例,言之鑿鑿地說:“營改增”前,稅負是10.81萬元,“營改增”后只有4.09萬元,稅負減少了6.72萬元。
市民廖女士則研究了好一會兒中介提供的長微博,其中也有很清楚的“舉例說明”。具體算法是:由不含稅的賣出價減去不含稅的買入價,再乘以11%的稅率。假設購房者購買了一套50萬元的住房,目前價格上升到100萬元。這時候進項稅額是50/(1+11%)×11%,即約5萬元;銷項稅額是100/(1+11%)×11%,即約10萬元。兩者相減,增值稅額為5萬元。
記者注意到,網絡上關于二手房增值稅計算方法五花八門,即使是同樣的算法,有的稅率采用11%,有的卻用10%。還有的算法直接用不含稅的賣出價乘以征收率,征收率則被假定為3%。
熊巍說,直接由不含稅的賣出價減去不含稅的買入價,再乘以11%的稅率。這主要是依據企業增值稅的算法,對個人并不適用。“雖然目前大的方向確認了,但是具體的算法、政策還沒有發布。種種算法猜測的成分更大。”她說,真正準確的算法還要以政策為準,建議市民不要理會各種傳言。
市稅務部門此前也表示,可關注國稅網站、廈門國稅官方微信以及本報,及時了解最新“營改增”動態和“營改增”試點相關要求。
【鏈接】
配套文件和操作辦法
有望近期向社會發布
距離正式實施營改增已不到兩個月,未來究竟如何計算增值稅?據媒體報道,財政部會同國稅總局正在抓緊起草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操作辦法,將于近期發布。
國家稅務總局此前也回應,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4個行業涉及近1000萬戶納稅人,試點準備的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確保試點的如期順利推進,幫助納稅人盡快做好試點準備、平穩實現稅制轉換,財稅部門已作部署安排,抓緊準備“營改增”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操作辦法,盡快公布。
此前,我國部分行業已經試點營改增。參照先例來看,“營改增”試點從制度上基本消除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重復征稅的問題,有效減輕企業稅負。自2012年推進營改增試點以來,廈門已累計為企業直接減稅27.98億元。
房地產稅收新政滿月
島內二手房交易
入庫稅收1.62億
三部委《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2月22日起實施,一個月以來,我市島內二手房銷售量呈現較大增長,減稅惠民效果顯著。
截至3月21日,島內二手住宅共成交2805套,環比增加1364套,增長94.66%;其中144平米以上二手住宅成交376套,環比增長68.61%。記者從市地稅局獲悉,一個月來島內二手住宅成交入庫稅收1.62億元,環比增加4500萬元,增長42.73%。
另據統計,島內共有130套144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唯一住宅享受了共計585萬元的契稅減免;家庭二套住宅共有800套享受到了新政減免優惠,減免契稅1507萬元;累計為231套符合新政免稅條件的住宅辦理了營業稅減免,合計減免營業稅34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