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鄉賢原聲】
這次感覺家鄉變化最明顯
■同安文脈所在,廈門唯一孔廟。余根深 攝
香港同安翔安聯誼會會員超過800人,我們組織了約50人來參加,能和幾十個國家的海外鄉親聚在一起回到故鄉,感受“大同安”的經濟建設成果,心情萬分激動。每一次回同安都有很多感觸,我從第一屆世聯會就開始參加,這次感覺家鄉變化最明顯,環境很整潔,城市很文明,這幾天我們將陸續考察走訪,還將與同安商會等互動洽談,希望家鄉越來越好。
——香港同安翔安聯誼會理事長 吳清煥
濃濃同安口音 讓我引以為豪
■同安汀溪美麗鄉村如畫。吳穩水 攝
故鄉讓我心潮澎湃,同安的藍天真美。昨天,我到了同安方特夢幻王國,這塊土地上曾經留下了我勞作的足跡,滄海桑田,如今變遷太大了;我還到了石潯村,找到了我小時候住過的老房子,感慨萬分。家鄉情懷,我深深眷戀,雖然多年沒有回鄉了,但這里的一切是如此親切。我身上還保留著濃濃的同安口音,這讓我引以為豪。
——同安籍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吳天球
年輕人要“接棒” 建立對家鄉的情感
21年來,十屆的世聯會我不曾缺席過一次,今年在同安、在自己的家鄉舉辦,這種感覺難以言表。早在1990年,我在尋根過程中,因緣際會與家鄉同安牽上了線,此后,每年都要回鄉祭祖省親。參加世聯會的老一輩年紀大了,年輕人有責任“接棒”。為此,我多次組織法國華裔青少年回鄉尋根聯誼,開展“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年青一輩建立起對家鄉的情感。
——法國印支華人協會旅法湄江聯誼會會長 江基民
很多當地印尼人跟著我們講同安話
■同安濱海新城一隅。何東方 攝
這次我們有70位印尼鄉親來參加大會,年齡最大的81歲,距離上一次回鄉已有5年。5年來,同安城區變化特別大,道路橋梁四通八達,每次回鄉都有驚喜,世聯會的平臺把我們和家鄉緊緊聯在一起。在印尼蘇島廖省巴眼亞比市,就有8萬同安籍鄉親,能講一口純正的同安腔,這么多年來鄉音未改,甚至很多當地印尼人也跟著我們講同安話,一口同安話,還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創造很多就業機會。
——印尼同安互助基金會總主席 魏耀坤
海外“小同安”興辦華文教育 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
我們39位馬來西亞五條港的鄉親來參會,還到同安、翔安尋根謁祖。10年沒回來了,同安變化實在太大了,高樓大廈多了,到處都是汽車,城市硬件設施完善許多,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了。借助世聯會,我收獲特別大,不僅與會,還尋找到了宗親,前天我第一次見到了堂叔,真的很感動!
五條港號稱馬來西亞的“小同安”,整個漁村90%的村民祖籍同安,華僑商人還出資辦學,以華文教育為主,為的就是讓子孫后代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
——馬來西亞雪州五條港同安聯誼社主席 郭文進
同安規劃建設神速 有的街道已超臺灣
■舌尖上的古龍醬文化園。王從民 攝
與會的19位桃園鄉親大部分祖籍同安,因訂不到更多機票,不然來的更多。這次我們不僅要拜會廈門的許氏宗親,也將進行市場考察。同安的環境太好了,市場潛力大,還出臺了很多好政策,同安及廈門城市規劃建設神速,進步很快,有的街道建設已經超過了臺灣。我打算在同安新設物流企業,從事保健品和堿性礦泉水貿易。
——臺灣桃園市許姓宗親會理事長 許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