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的特色小吃都會保留著這座城市的飲食習(xí)慣和文化遺跡,它們是歷史送給這個城市的禮物。對于美味,南安保留了它的古早味。
一碗熱騰騰的面線糊將上餐桌
洪振天是南安民俗專家,多年來致力于閩南文化民俗研究,深諳閩南鄉(xiāng)土文化。作為南安人,他對于面線糊也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而且對于它的來歷也頗有研究。
據(jù)說,在南安很早就有面線,它又細又長,最初被認為是長壽面的象征。很早以前,南安人就喜歡用面線招待客人,一碗面線,代表了濃濃的情誼。若是家中有人過生日,面線也是被當(dāng)作最重要的食物,被端到壽星的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在面線中再放一雙煮熟的雞蛋和鴨蛋還能意寓好事成雙。
隨著時間的推移,面線也跟著不斷演變,與不同的食材重逢,最終碰撞出面線糊。一碗面線糊可以添加多種佐料,或海鮮或豬雜,也可以是嚼勁十足的大腸,十幾種食物與面線糊完美搭配出層次豐富的飽滿口感。
“一碗簡單的面線糊蘊含著南安人開拓包容的精神。”洪振天告訴記者,南安人非常注重禮儀,而面線代表了一部分的傳統(tǒng)文化,從長壽面演變成面線糊,從待客之道再到街邊早餐。(記者 范曦 朱晨輝 文/圖)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