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瑜在制作南音琵琶
黃清輝:雕刻木偶是他生活的全部
閩南人喜歡看木偶戲。木偶戲中,木偶頭既是必不可少的表演工具,又是觀眾欣賞的焦點(diǎn),戲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要靠木偶頭像來表現(xiàn)。在泉州,有一批木偶雕刻藝人在工作室默默地雕刻偶頭,傳承著這門閩南傳統(tǒng)工藝,黃清輝大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幾十年如一日?qǐng)?jiān)守在工作室里制作木偶頭的黃清輝大師,不怎么說話,雕刻木偶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15歲入行,至今已經(jīng)有30年工夫了。在他的木偶制作室,到處都是成型的或半成型的木偶頭像,有提線小旦、黑大花、小生、白骨精等,黃清輝整天快樂地與這些木偶戲曲人物呆在一起。
黃清輝介紹,為了迎接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他目前正在雕刻一批具有閩南特色的木偶頭,其中有民族英雄鄭成功木偶頭像,也有反映閩南婚俗文化的木偶“新郎新娘”,還有閩南戲劇人物和傳說、神話人物。
“之前泉州市排演了再現(xiàn)閩南婚嫁文化的歌舞劇《古厝娶某》,我也想以木偶雕刻閩南 ‘新郎新娘’來展示閩南婚嫁文化。”黃清輝說。聲音
“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就要舉辦了,我做的這批琵琶,已經(jīng)有南音樂人訂了,在本屆文化節(jié)上就能發(fā)揮作用了。”李建瑜激動(dòng)地說,自己堅(jiān)持制南音琵琶就是給力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
“我要把自己的最閩南味的作品拿到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上去展示,力推泉州木偶頭再走紅。”昨日,談到泉州要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黃清輝表示他早有準(zhǔn)備。因傳統(tǒng)木偶雕刻藝術(shù)一直不很景氣,黃清輝表示,希望借助本次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把木偶雕刻藝術(shù)再次推向世界。(記者 郭冰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