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海
小草海位于后龍山下,摩梭阿洼部落村寨間的濕地,約1000畝,是平壩區水鳥的棲宿地。
花樓戀歌
“花樓戀歌”演出通過紀實性、原真性的表現手法,讓觀眾對摩梭人的獨特神秘文化遺存、奇風異俗有一個直觀真切的了解。演員均為瀘沽湖畔的原住摩梭人,采自摩梭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服裝、農具、樂器作為演出道具。演出劇場為一個放大了的祖母屋,讓觀眾置身一個真實的祖母屋,表演區和觀眾席融合。中心表演區周圍圍繞劇場做出兩組花樓,充分體現摩梭建筑的特點以及摩梭人的浪漫色彩。 劇場朝向瀘沽湖一側的墻面可完全開啟,劇場與真實的瀘沽湖銜接在一起,通過摩梭人原生態的音樂舞蹈,表現摩梭人出生、成長、婚姻、勞動、祭祀等生老病死的整個過程。
博凹島
博凹島又叫王妃島,是末代左所土司修建的一座豪華別宮,專門為安置末代王妃肖淑明所用。王妃肖淑明遠嫁到瀘沽湖的時候只有16歲,這位年輕的王妃在這孤島上消磨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瀘源崖
瀘源崖是瀘沽湖地下水的出水口所在地。此處石崖如削,景觀獨特。坐在崖下的石礁上,遐想天工造物的神奇與和諧,定會涌起許多關于天地人和的感懷。瀘沽湖總容積在19.53億立方米,超過云南滇池。湖水補給除雨量和四川泉水外,主要在于瀘沽湖自身的地下水。
里務比寺
里務比寺屬黃教喇嘛寺,始建于公元1634年。20世紀60年代初因眾所周知的原因,作為封建迷信的產物被毀壞。1989年在羅桑益世活佛的倡導下,政府出資,群眾投工投勞,由縣旅游局具體負責實施重建,于1999年12月竣工。寺里供奉的佛像、法器都是當地信教群眾自愿集資供奉的。在寺里供有佛祖釋迦牟尼、觀音、千手千眼佛、藏傳佛教格魯派宗師宗喀巴及其二弟子佛像、護法神等諸佛塑像,不家在落水村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阿克格西的倡議下塑供的羅桑益世活佛塑像。正門上面有羅桑活佛親筆書寫藏文、著名書法家尚文先生譯書漢文的題匾“玉池瓊樓”。
喇嘛寺
喇嘛寺坐落在瀘沽湖草海旁,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本波教派”(黑教)的宗教場所。瀘沽湖摩梭人民除了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達巴教,還信仰喇嘛教。從喇嘛教傳入瀘沽湖地區以后,當地便相繼興修了黑黃兩教派的寺廟。而喇嘛寺是瀘沽湖唯一的黑教寺廟。寺廟按律舉行的法事活動,成為摩梭人盛大的節日。 每年寺廟里都會舉行盛大喇嘛大會活動,寺廟的喇嘛按照傳統進行儀式和表演等活動。在每年冬月十五舉行的曬佛、祭太陽神法事活動,是摩梭人較為盛大的節日。
達祖湖灣
達祖湖灣坐落在女神山下,懷抱安娜俄島,湖灣中還有一 個完整而純粹的納西村。納西族歷史悠久,納西文化博大深厚,進納西村體驗納西風情,在唱罷“瀘沽湖情歌”之后再唱“納西姑娘花花色”,感受又不同。
洼垮湖灣
洼垮湖灣視閾開闊,對面是女神山和秀美的安娜俄島,還有美麗的十里沙岸“情人灘”。湖灣岸上的一座山,形似屈膝仰臥的睡美人當地人稱之為“情人堡”,摩梭村寨青年男女,常邀約到山間互表衷情。湖灣的碼頭景象十分特別,數十條色彩鮮亮的游船,不是停靠岸邊,而是隨意漂浮在水中,別有一番意境。從湖灣的沿湖公路經過,可通往云南麗江。
末代土司王妃府
末代土司王妃府是末代左所土司漢族夫人肖淑明的居所。土司夫人肖淑明,是女兒國的傳奇人物,被稱作“摩梭女王”的最后一位。1943年還在雅安讀書的肖淑明被選做和親大使遠嫁摩梭女兒國。她曾執掌土司大權50多年,她管理摩梭族內務,平息紛爭叛亂,溝通漢摩兩族,一生榮華富貴與艱難坎坷相伴,成就了傳奇精彩的人生,被譽為“當代王昭君”。 從清康熙年間開始,男人就掌握了瀘沽湖的統治權,到民國時期仍沿襲,地方最高統治者叫做“土司”。上世紀四十年代,統治瀘沽湖的地方官叫喇寶臣,喇寶臣是土生土長的摩梭人,對于漢字只是簡單地認識一點,與官方交流非常困難。于是喇寶臣就想娶一個文墨好、能力強、外交好的漢族女性為妻,由她來暗中替自己處理事務。后來恰巧經劉文輝做媒,肖淑明便脫下漢裝,成為了女兒國的王妃。
永寧土知府衙署
永寧土知府衙署位于永寧鄉忠實村,又稱為永寧土司衙門,是具有納西民族風格的建筑。永寧土知府衙署分內外兩院。兩側門衛室外院內有議事廳,有接待室,有辦公室,還有審訊室,常備隊臥室。內院是四面相連的跑馬轉閣樓,是土知府官員的休息室和臥室。大門外左右有兩棵百年古槐樹。現在除保留著內院四面相連的轉閣樓外,其它建筑僅存遺址。兩棵古槐雖經百年風雨,但仍挺拔參天。永寧土知府衙署原建在摩梭人稱“開基瓦啊”的開基橋,那里是土司一、二、三世祖直到光緒五年任永寧土知府職事阿恒芳的土知府衙署所在地,建筑壯觀,由于戰爭被燒毀,現僅存遺址和一棵百年銀杏樹。后來復建在忠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