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觀景臺
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觀景臺位于瀘沽湖湖域東岸,植被密布,在此可一覽瀘沽湖全景。
尼塞村
離里格村三公里左右的尼塞村因為情人樹而聞名。應著女兒國的浪漫景,一面是山,一面是湛藍湖水呈現眼前,十分動人。 很多游客都會選擇徒步前往尼塞村,尼塞是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摩梭村子。
里格島
里格島,位于東北部格姆女神山山麓,是瀘沽湖七個珍珠寶石般島嶼中的一個。它是瀘沽湖北緣海灣內一個美麗的海堤連島,海島三面環水,是個內港。
里務比島
里務比島位于瀘沽湖的中南部,與 吐布半島將瀘沽湖一分為二,西北與蛇島相望。從落水村到該島大約半小時。島嶼的一側為 石筍,成為天然的碼頭,一條蜿蜒的小道直接通往島嶼的 頂部,道路旁邊有許多杜鵑花以及野櫻桃樹。花叢的 盡頭為 藏傳佛教寺院里務比寺,島頂有一 白塔。 里務比島與謝瓦俄島,里格島并稱為瀘沽湖蓬萊三島。
戛姆山
群山之中尤以戛姆山為人們喜愛。人們常呼它為獅子山。認為山頂上茂密的森林是它的黑發,山腰上的白云是它頭上的輕紗,瀘沽湖是它的銀面盆,五彩的永寧壩子是它的羅裙。
扎美寺
扎美寺是寧蒗彝族自治縣藏傳佛教(黃教)寺院。它東面與噶木山遙相對應,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建筑雄偉壯麗,藏式廟宇分正殿、偏殿、禪房等。寺廟外圍有東、西、南三扇門。 正殿流光溢彩、氣勢恢弘,有三丈金佛通連偏殿,滿寺佛光輝映、氣勢非凡。寺內壁畫極富藝術性,各種宗教題材的繪畫另人目不暇接,雖年代久遠,但仍色調濃烈,充滿了濃郁的印藏風格。 扎美寺現任寺主羅桑益史活佛,出身于寧蒗縣永寧摩梭阿氏土司家庭。扎美寺平時只有一兩個守寺喇嘛,其他喇嘛都各自在家里生活,進行晨讀晚禱,也參加勞動。到了大法會之日,他們各自帶著干糧,盛裝匯集到寺里舉行法會。舉行法會時,數百名喇嘛身披袈裟、頭戴黃色雞冠帽,集在一起舉行儀式,頗為壯觀。喇嘛大集會一年有四次:農歷正月初三至初九的咪洛旗模會,初七是特別隆重的跳神;農歷三月中旬舉行的措區會;農歷六月至七月舉行的歷時四十五天的亞能會;農歷十月二十五舉行的祭宗喀巴的甘丹安區會。
利家嘴
利家嘴是母系氏族傳統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村落。 利家嘴還存在一百多口人的母系大家庭,是母系氏族傳統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村落,位于四川木里縣的十三座大山里,不通公路,想要進去,必須經由云南瀘沽湖邊的永寧溫泉鄉出發,靠步行或馬幫出入。
楊二車娜姆博物館
楊二車娜姆是四川的摩梭人,但是楊二車娜姆博物館卻位于云南省界內,說是云南界內其實離四川瀘沽湖界也就10余分鐘的步行距離。博物館內有楊二親筆簽名的書記、很多生活的照片以及有民俗特色的裝飾品。
者波薩迦寺
者波薩迦寺位格姆山麓,占地200畝,建筑壯觀宏偉,定員喇嘛300人,實際喇嘛500余人。薩迦派約于宋末元初傳入永寧,元至正十八年,在者波建立了薩迦寺,1875年重建。元明時期薩迦派在永寧摩梭人普米族中占主要地位。薩迦派又稱花教,因在該派寺院墻上涂有紅、白、灰三種顏色。者波薩迦寺建立后,信徒敬香朝拜的絡繹不絕,罄聲陣陣,香火不熄。者波薩迦寺毀于“文革”期間,僅存遺址。如今的寺廟為1983年重新修復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