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長照體系、產業轉型、財政困境、勞動權益等改革無法推進;旅游業、農產品出口、捕魚業不景氣導致經濟持續下行;民眾請愿……面對被連招轟殺至渣的慘境,蔡英文祭出了這一究極大招:把民眾注意力轉向大陸,從而緩解壓力。
資料圖: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0月1日上午在一場學術活動致詞中,再度宣稱,“臺灣會面對中國大陸的重大壓力”。
很顯然,她仿佛很“深諳其道”。
9月29日,蔡英文在“創黨30周年蔡英文主席給民主進步黨黨員的信”中極力鼓吹:“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我們要擺脫對于中國的過度依賴,形塑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經濟關系。”
10月1日,蔡英文再度宣稱:“臺灣會面對中國大陸的重大壓力,就像日前我們希望能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但是遭到‘阻礙’,這就是最清楚的例子。”
連續強調“壓力”,您是復讀機嗎?感覺蔡英文的“鴨梨”的確越長越大,而且已經沒辦法獨自承擔了,需要拉上民進黨和臺灣民眾一起“力抗”。對于蔡英文口中的“力抗”,臺媒也忍不住吐槽,提醒她別忘了陳水扁的教訓,使兩岸關系回到“烽火連天”的局面。
反正按照蔡英文的邏輯,一切都是大陸的錯。她的“苦情戲”沒少演,“悲情牌”更沒少打。但這些“壓力”,還真不都是大陸給的。蔡英文的“臆想連篇”很“精彩”,謝謝,我們敬謝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