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外援新政,打擊的是亞外,9輪中超,18名亞外,出場時間不足50%(405分鐘)的多達12人,張賢秀、鄭又榮等只打了1場,金亨鎰和克里梅茨則是零出場,去年30場全部首發的金基熙,直到本輪才迎來了第一次出場機會。
從目前看,麥克格文、洪正好和伊斯梅洛夫、艾哈邁多夫算是特例,因為他們是各自球隊不可或缺的主力,艾哈邁多夫在中超僅出場5次完全是因為上港需要兼顧雙線。延邊的韓國情結是例外,事實上,延邊也在逐漸減少韓援的影響,今年放走河太均,引入古茲米奇就是證明。
三外援的政策,對于打亞冠的球隊影響略小,真正受到影響的是像中下游球會,權健耗資1050萬歐元買下權敬原,但因新政不得不擱置在板凳上,同城的泰達也簽下了黃錫鎬,雖然無需轉會費,畢竟還要發放巨額年薪。吃了啞巴虧的還有華夏,送走居呂姆,早早預簽了金周榮,沒曾想被新政坑了。貴州、宏運在新政公布后繼續引援在于亞外便宜,而且,按照黃雁的說法,賽季漫長,3個外援絕對不夠用。
因為亞外在中超已完全是不可選項,預期即將開啟的夏窗會大批量退潮。
目前,除了仍打亞冠的上港、蘇寧和恒大,其他球隊亞外離隊可能性都非常大。首當其沖就是韓國外援,張賢秀、鄭又榮、金基熙、金周榮和黃錫鎬若想繼續爭取國腳資格,就必須尋找出路,原本就是短租的金亨鎰肯定離隊,而已傷愈的金英權則要看恒大之后的亞冠之旅,如果被鹿島淘汰,可能另謀出路。權健的權敬原,在目前權健隊內也是處境尷尬,夏市外租也是可能的。
目前,有3隊是雙亞外,延邊仍然要仰賴金承大和尹比加蘭,兩人也都是主力,但畢竟出場人數受限,金承大只能和斯蒂夫輪換;宏運的前鋒克魯澤發揮不錯,出場4次已有3個助攻,但后腰霍蘭只在對恒大的比賽中出場,不過,當時簽下他們時就有言在先,兩人也安于現狀;建業的薩利赫和帕蒂諾此前都難以出場,但此后由于其他人有停賽和傷病,薩利赫獲得了出場機會,而帕蒂諾此前沒機會出場,后來又受傷,干脆離隊療傷。
會有新的亞外進入嗎?目前看答案是否定的,目前,中超16支球隊只有魯能沒有亞外,他們想要的話,只能在賽季末再運作,目前,打亞冠的球隊,包括上港、蘇寧以及恒大,還是需要亞外的,如果明年亞足聯政策調整,也許,亞冠也沒有了亞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