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有地,心有底。”面對全村多年的土地“散租、無序”問題,祥芝鎮蓮坂村錨定理順全村土地要素,通過實行“破難清遺,雙驅流轉”,實現“雙增收、共富裕”,全力解決全村土地歷史遺留問題和耕地“散租、無序”問題,推進集體經濟再上新臺階,為全體村民增福祉。
土地流轉讓蓮坂田地能夠規模化勞作
破難清遺
驅動集體用地由負轉正
蓮坂自建立行政村以來,集體土地和自留土地存在“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為徹底厘清土地“內患”,蓮坂村專門成立領導工作小組,加班加點攻堅一個月,厘清蓮坂數十年的土地臺賬,并將臺賬進行公開公示,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將臺賬問題理清楚、說明白,促使全村形成徹底解決土地問題的集體意識,并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和擁護,為土地流轉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蓮坂村通過建立協商機制,通過領導小組會議商議推進事宜,并向存在相似問題的兄弟村取經,學習借鑒相關經驗,同步引入紀委小微權力監督和法律監督等公證方式,最終形成符合本村村情的土地流轉方案,提交于村民代表大會,一次性表決通過。新的土地流轉方案以每人0.9畝的形式確定新的土地配額,將流失在外的全村全域土地最大程度收歸為集體用地,實現扭負為正,并以此為契機,重新設立土地臺賬,以整村推進促發展,對全村土地要素進行“大手術”,做到涇渭分明、分毫清晰,全村新增宅基地得到大幅度提升,解決村民無地可建的大難題。
土地流轉
驅動耕地由無序轉有序
蓮坂原有眾多耕種農地,但隨著勞動力不斷外流,部分土地處于荒蕪狀態,不少農耕地也存在散亂出租、賬目不清等情況,經營權屬不明,甚至不少村民土地出租收不到租金。在此情況下,蓮坂村全面協調統籌,多次入戶溝通,村“兩委”組織干部動員會,匯集各方意見,凝聚共識,明確流轉方向。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詳細解答土地流轉、整治、歸還等問題,將群眾的思想引導到“怎么做”上來。在經營主體座談會上,給全村的農田使用者講解土地集中流轉的各項事宜,為相關經營主體提供政策和法律等問題的解疑答惑,解決承租問題,掃清土地流轉障礙。
蓮坂村委會以租賃方式向村民回收村中所有可耕種土地,開展集體統一流轉,共流轉土地300畝,并請專業的法律顧問把關合同,與全村村民逐一完成合同簽訂,推動全域土地集中流轉,惠及全村村民。在此期間,蓮坂村每一次村民代表會、經營主體溝通會都會強化紀委全過程監督,以村民代表大會直播、小微權力群公示等方式,將土地流轉全景全域輻射到全村的每家每戶,接收鎮級領導和全村群眾監督,確保土地流轉全程公正、公開。
增收共富
驅動收益持久惠民利村
蓮坂村通過驅動集體土地流轉,使得集體和群眾合法利益得到保障,徹底解決20多年歷史遺留土地問題,最終將這一壓在蓮坂村身上的“巨石”移走,為村發展掃清了阻礙。未來如全村征地,可獲得集體補償8000多萬元,同時,在此基礎上,村莊規劃新增宅基地200宗,為全鎮新增之最,大大解決了群眾住房用地問題。
同時,蓮坂村通過驅動耕地流轉,實現集體增收再跨越。耕地流轉由蓮坂村統一承租,再轉租給第三方經營者,通過統一轉承租提高土地租賃金,提升農民土地財產收益,實現規模化經營,蓮坂村委會與村民之間建立利益聯結和收益分享機制,能夠幫助村民人均增加土地租賃收入20%以上,且逐年遞增。同時,通過簽訂土地集中流轉,每年能夠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30萬多元。同時讓“我在鄉間有畝田”陣地擴容,不少拋荒地通過黨建引領變身“糧袋子”,蓮坂村黨委與祥芝鎮黨委發動機關黨員干部職工自愿認籌認種棄耕拋荒田地,讓村班子與黨員干部“結對子”“搭班子”,解決農村面臨的土地拋荒難題,更好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村集體有錢辦事,蓮坂村計劃將土地流轉增收的資金約13萬元轉化為全村村民代繳醫社保,從而惠及全村村民,形成良性循環,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土地流轉,讓蓮坂能夠進一步建設高標準農田,形成推動蓮坂邁向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從而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高位謀劃,全力推進,引進產業,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最終形成“林田海”“漁耕旅”整合的綜合體。
(記者 邱育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