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聾啞人夫妻因感情破裂想要離婚,但對外溝通成了問題。日前,石獅法院法官結合微信及手語翻譯成功調解了一起特殊的離婚案件。
王某和陳某都是聾啞人,2009年,兩人通過網絡認識,隨著感情的升溫,兩人建立了戀愛關系,并于同年年底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婚后兩人育有一子,但生活并不和諧,常因家庭瑣事“爭吵”。2015年,雙方再次“爭吵”后,王某獨自一人外出打工,夫妻分居至今,最終導致感情破裂。
日前,王某向石獅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陳某離婚。承辦法官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與雙方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矛盾癥結。原來,雙方對離婚后的子女探望權問題存在分歧。想要解開心結,就要讓當事人暢通無阻地“說話”。承辦法官在微信中事先告知雙方需在家屬陪同下參加調解,同時聯系了特殊教育學校的專業手語老師作為本案的翻譯人員。調解中,雙方雖對離婚及子女撫養已達成一致意見,但陳某對王某當初留下兒子不辭而別仍心存怨氣,并表示離婚后兒子就與王某無關,也不讓其探望。法官及調解員通過手語老師從情、理、法多角度做當事人思想工作,涉及抽象的法律術語,便通過微信發送給當事人,并進行詳細解說,以便于他們理解。
經過法官和調解員的耐心溝通、釋法說理,雙方最終達成了一致協議,雙方自愿離婚,婚生子由陳某撫養,王某每兩個月可探望一次。考慮到當事人均是聾啞人,石獅法院為其免去了案件受理費,并承擔了翻譯人員費用。調解結束后,陳某將兒子帶到調解室。當見到五年未見面的兒子時,王某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抱著兒子久久不肯放開。在家屬的提議下,法院工作人員為他們拍下了一張特別的合影。至此,這起特殊的離婚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
據了解,石獅法院在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同時,持續強化舉措,通過完善訴訟無障礙設施、開通立案綠色通道、加強司法救助、加快審理流程、加大執行力度等,充分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彰顯司法公正和人文關懷。(記者鄭秋玉通訊員王雅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