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朋友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有一天,其中一個朋友的朋友圈是這樣的:“比不能躺著玩手機悲慘的事兒是要去上班;比上班悲慘的事兒是冬天的一大早上,天還黑著人就得出門趕公車;比冬天一大早趕公車悲慘的事兒是停電。”
“大冬天的停水斷電,還讓不讓人活了?干脆放假一天多好!一連串大哭表情。”
“沒有電的時間真是生不如死啊。沒有wifi不能追劇看小說刷微信朋友圈點贊都是次要問題,最主要是沒有溫暖源呀。屁股底下的電熱墊原來如此單薄,沒有溫度的電熱寶竟然如此沉重冷硬。”
“渴得受不了,喝了一口礦泉水,五臟六腑都冰抽搐了。真衰。”
“廁所竟然要去外面上,知道有多冷嗎?不用安慰我,想死。”
“中午食堂的飯菜真難吃,有圖有真相……”
冬天凜冽的寒風趕跑了淡雅閑適的秋意,好像也把幸福感驅逐走了似的。從一大早上就看到朋友叫苦連天,一邊同情她的遭遇,一邊覺得自己的天空也好像不那么明媚了。下班回家后,跟另一個朋友語音聊天,我問她,這一天是不是也過得很喪?她雀躍地回答說:“這一天過得格外充實開心啊。”我納悶地問:“你們公司不是停水斷電了嗎?難道你的辦公室例外?”她說:“就因為停水斷電才意外地開心啊。”
“因為涉及電腦的工作都暫停了,辦公室又太冷了,于是大家研究決定,與其坐著挨凍,不如動起來跳舞取暖,不顧形象地扭腰甩腿抻胳膊,一會兒工夫,身體就熱了。做人還是要靠自己啊,拖了好久的運動計劃,竟然毫無防備間就被執行了,好有成就感啊。”她如此說。
“雖然出去上廁所要迎著呼嘯的北風,可是回程時就輕松許多,冷風被擋在背后,抬頭,滿眼都是銀白色陽光,閉眼就是一片金黃。太陽真好,既奢侈又無私,真是可愛。慢慢踱著步,直到整張臉變得暖洋洋的。往日被關在鋼鐵建筑里,沒時間,也沒心情出來走走,可惜太陽成了天空上浪費的擺設。”她說,“今天被曬得元氣滿滿,覺得自己又可以茁壯成長了呢。”
“中午去食堂,一頓熱燙的飯菜足以填補身體里全部的空虛寂寞冷。難為師傅們巧為無水電之炊:用礦泉水洗凈的菜,買的現成堿面饅頭,還熱乎著,煤炭火鍋里咕嘟作響的酸菜血腸,老遠就聞到誘人香氣。大家悠閑地邊吃邊聊,反正急急吃完回去也沒正事可做。好久沒有這么愉快輕松的氛圍了,以往都是太忙,彼此沒時間交流感情。”
聽這位朋友說完,我想,同樣的一天,不一樣的收獲,大概就是因為關注點不同吧。我們都知道生活的這個世界不夠完美,有善意柔軟的光明存在,自然也有惡意冷酷的陰暗偷藏,但是,如果必須接受糟糕的現狀,那么努力心向陽光的方向,只記得溫暖,是不是就會多幸福一點點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