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早報周三報道,有市民稱他的孩子在放學路上被狗咬傷了。記者調查發現,除此一例之外,泉州七中金山校區還有數名同學也被咬傷。據校方反映,兩個星期之內一共有7位同學被狗咬。目前學校已經發出緊急通知,提醒同學們注意防范。
隨著城市中養狗人數的劇增,養狗也滋生出了一系列問題,比如遛狗不拴牽引繩,狗吠擾民,狗隨地大小便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讓人們對狗產生一種恐懼和排斥心理,也加深了民眾對于養狗者的積怨。而現在惡犬咬人事件如此頻發,嚴重傷害了受害者的權益,也觸犯了人們容忍的底線。我們有必要提醒所有養狗者:養寵物雖然是你的權利,但你盡好你的義務了嗎?
在不少主人眼里,狗是家人,是寶貝,是有靈性的。的確,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極快,大都市的人忙于工作,他們既無法待在親人身旁,與朋友也疏于聯系,這個時候,家里的一只小寵物就扮演著“親人+朋友”的角色,越來越多人與寵物建立了很深的情感聯系。主人也開始以人的標準來對待寵物,比如會考慮它的權利,希望它能夠開心,遛狗時就放任狗歡騰。
但許多養狗者沒有想明白的是,你的狗與你之間的感情,無論多深,也只是你和它之間的事,旁人無意了解,也無須讓渡自己的權利配合你們的“感情”。在外人眼里,你的狗就只是一條狗,因此,在公共空間里,你也必須以動物的要求來要求你家的狗——畢竟,這是公共空間,不是你家!
很多養狗者將狗放養,或者遛狗不拴牽引繩,他們的理由常常是:我家狗不咬人,他奔向你只是因為它喜歡你……但狗畢竟是動物,是動物就有潛在的攻擊性。你家的狗咬人了,你頂多支付狂犬疫苗的費用,但外人耗費的時間成本不說,還意味著不可預知的風險。畢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在中國狂犬病的死亡率是100%。狗咬人了,還不能只怪狗,畢竟狗是動物,它再怎么“人性化”,它終究是一條狗;該責怪的,反倒是養狗者,沒有盡到“人”的管教責任。
其實,泉州市政府也曾下發了《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養犬管理的通告》,對于養犬人的義務做了詳細的規定,比如養犬影響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和休息時,飼養單位或個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干擾他人的,還應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還比如禁止攜帶犬只出入商店、集貿市場、餐廳、酒樓、公園等公共場所。很顯然,多數養狗者并不知道類似的規定,這也是為什么到了晚上很多大商場外有那么多人在遛狗。
養狗引發的林林總總的問題,深刻凸顯了不少養狗者的雙重標準。他們一邊叫嚷著狗的權利,聲討我們這個社會對于動物的關愛不夠;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恰恰是因為他們的不作為、不合格,導致了許多人對于動物的一種恐懼和厭惡。他們口口聲聲把他們家的狗當寶貝,但他們又時時刻刻給他們的狗惹麻煩和抹黑。養狗者千萬不要誤會,外人其實很喜歡動物,即便不喜歡也不會刻意打壓,因為他們知道,動物許多“不討人喜歡”的行為,是它們的天性。外人反感的,只是毫無自我修養的養狗者。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3000萬戶家庭在養狗,僅次于世界排名前二的美國與巴西。隨著養狗者的劇增,圍繞著狗的沖突也會劇增。這就對養狗者的自我修養提出了要求,如果他們不能處理好養狗的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那么他們終將成為輿論的公敵,并為此付出代價。(曾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