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對婚姻要求高,收入也高的未婚女性,有能力獨立買房,而不需要通過房子來篩選對象。而一些離婚的女性之所以敢于結束原先的婚姻關系,也是因為在個人財務上擺脫了對丈夫的依附,不需要依賴婚姻帶來安全感。對于生活在城市的中等收入群體來說,房子可能是家庭最重要的財產,房子對婚姻的捆綁效應深刻而又無形。假如一個女人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買房,那么她在選擇人生伴侶的時候,就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純粹,這確實是“剩女”買房的合理理由。
在大齡未婚女性比例高、離婚率高的大城市,男女關系往往更加平等。在這些城市的名牌大學里,女生的比例已經和男生不相上下(部分綜合性大學的女生數量已經超過男生),女性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強。在這些地方,女性已經向著性別平等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經濟平等。那些用“是否結婚”來衡量女性是否成功的老觀念,已經無法影響這些走向獨立與平等的女性。
對于獨立女性來說,婚姻不是為了房子,而是為了人;如果那個人沒有等到,那么就不會將就。這些女性無需再為了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而選擇婚姻,而是可以自己購房,走向自主,這確實可能對地區的房價有所影響。
影響房價的變量很多,土地供應、限購政策、區位發展、經濟環境、稅率政策等等都可能對房價產生影響,任何一個群體經濟狀況的變化,比如退休老人收入上漲、40歲男人收入上漲等等,都會推高房價。金巖石的判斷恐怕并沒有太大的經濟意義。但是,他這番話折射出的社會意義卻值得我們關注:如果一座城市的房價真的能被單身女性的購房需求推高,或許我們的社會就又向著性別平等的目標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