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又有一批學子將升入初中、高中就讀。在孩子即將填報升學志愿之際,家長們都在關注著教育發展的動向。今年我市初中、高中學校招生情況如何?招生政策有何新的變化?日前,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市教育局副調研員曾文漢。
初中:
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制度
今年我市初中招生繼續實施免試就近入學制度,淡化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競爭,引導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各縣(區、市)初中招生將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關于“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所有小學畢業生均免試就近升入初中,包括民辦學校也不得舉行升學考試。我市小學畢業生升入公辦初中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實行免試、就近劃片升學;二是免試、就近劃片電腦派位。據統計,全市共有小學畢業生89732人(含外來學生),畢業生總人數比去年減少1000多人;其中市區小學畢業生有11554人。全市300多所初中校計劃招生8.5萬人,招生總人數比去年減少3000多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達98%以上。
在全面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制度的同時,我市還做大優質資源“蛋糕”,近年來,各縣(區、市)省一級達標中學都相繼復辦初中或實行“一校多園”辦學模式,如市區的泉州一中、泉州五中、泉州七中均復辦初中或擴建新校區,優質教育資源持續擴容增量。各地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加快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實行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模式,以優質學校為龍頭捆綁帶動一般校發展,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全面提升初中辦學水平。
高中:
達標校招收擇校生的比例下調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穩中有變,高中招生最大的亮點為:省級達標學校招收擇校生的比例由去年的20%下降為10%,這意味著有更多的學子可進入統招和定向批次,免交擇校費。來自市招考辦的數據表明,持續多年下降的初中畢業生人數有所回升,今年我市報名參加中考的有55275人(部分考生已直接保送普通高中、職業學校),中考考生總人數比去年增加了3000多人;報名參加初二年會考的有75148人,預計明年中考人數增長幅度較大。全市100所普通高中計劃招生3.8萬人,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2%以上。高中招生仍呈現多元化,實行統招、定向、擇校、保送生、推薦生相結合的招生辦法,各地優質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額按不低于4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已高于40%的要鞏固并逐步擴大分配比例,其中泉州一中、培元中學、泉州五中、泉州七中、泉州城東中學高中招生計劃劃出50%的統招生名額分配到鯉城、豐澤、洛江、臺商投資區的所有初中校。
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將拉開新一輪高考改革,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對此,學校將深化課程改革,創新培養模式、教學方式、課程設置等。我市還將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的改革,探索建立學生選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和導師制等多種教學管理制度,構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方案、一校一品牌”的普通高中內涵發展格局。此外,積極開展普通高中達標建設,目前,我市有省級達標高中88所,占普通高中總數的86.27%,其中省一級達標高中30所,達標學校在普通高中招生中唱主角。
職教:
政策利好迎來發展春天
2014年,是中國職業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紀元。繼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之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教育部年度工作會議均對職業教育工作進行部署,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春天。在各級政府加大對職業教育投入,落實中職教育免費就學政策的同時,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今年我省舉行首次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明年將進一步完善高職招考制度,其中面向中職學生的招生考試將壓縮文化課考試分值,增加專業技能考試分值,更好地體現職業教育“知識+技能”的特點,打通中職學生升學渠道。
今年我市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計劃招生2.5萬人,非全日制學歷教育計劃招生1萬人,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數將達到9萬人左右。為促進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市教育局要求,各縣(市、區)教育局要按照5.5∶4.5普職比例下達普通高中招生計劃。要抓好省級區域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加強職教基礎能力和實訓基地建設,優化專業布局設置,加快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要引導考生根據學習實際,積極報考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才路子,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
今年我市初中、高中階段招生堅持依法招生、規范招生、陽光招生,繼續做好外來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在初中招生中,允許外來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電腦派位或劃片招生;在普通高中招生,非泉州戶籍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具有經我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確認學籍的初中應屆畢業生,可以在現就讀學校報名參加中考中招,在招生錄取時與泉州戶籍的考生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