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輝
張炳輝的母親
父親精神障礙長年待在醫院,母親用她瘦弱的肩膀撐起溫暖的家。張炳輝從小就乖巧懂事,是媽媽陳美紅的貼心寶貝,在媽媽的心里,張炳輝雖然性格比較內向,但什么事情自己都有打算,從來都不用媽媽操心。經過不懈努力,張炳輝以高出二本線近80分的成績,最終被三明學院錄取。記者了解到,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填志愿時他特別關注學費,只挑學費低的學校填報。
父親精神障礙 母親獨自撐起這個家
在永春桃城鎮一個傘業公司門口,記者見到了張炳輝的母親陳美紅。正值中午,她剛吃完飯準備回租房休息。從公司到租房大概需要20分鐘走路的時間,因為不會騎自行車,每天她都走路往返。
這是一棟民房,外墻破舊,里面也沒怎么裝飾,陳美紅在這里租了兩個單間,一間自己住,一間兒子住,沒有獨立衛生間,也沒有廚房,房間外走廊的位置便是“廚房”。“這邊條件比較簡陋,房租便宜,兩間一個月200元,貴的我們實在租不起。”陳美紅說因為條件所限,夏天自己通常都鋪草席在地上睡。
陳美紅一天要上班十來個小時,工資2000元左右。“廠里有包吃,除去房租七七八八的,一個月差不多能剩1500元。”雖然工資不高,但她覺得這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對于照顧孩子來說,算是不錯的了。“我老公精神障礙,長年都住在醫院,只有我和孩子相依為命。”想起這些,陳美紅不禁潸然淚下。“不過再苦的日子我們都挺過來了,我兒子也很聽話。”
因為在永安的外公身體不好,所以填完志愿后,張炳輝便去了永安照顧外公,記者沒能與張炳輝打個照面。但從陳美紅的口中,記者對他的懂事孝順也深有感觸。
高考填報志愿 他只選擇學費便宜的
“我兒子雖然不怎么愛說話,但真的很懂事。”陳美紅說,“本來以他的分數不難填學校的,但是沒把握的他不敢填,也怕一些學校學費貴。在填志愿的時候,他每個學校都會去查學費,考慮到廈門有幾個學校學費貴,生活成本高,所以他就都沒有填。”說到這里,陳美紅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雖然兒子告訴她高考沒有完全發揮出他的水平,有一些失誤,但在她的心里,她深深地為兒子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然而兒子因為經濟的原因不能上想上的大學,她又是多么心疼,多么無力。
“我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經常痛得受不了。我兒子放暑假了,知道我工作累,還會在家做好飯叫我回來吃。兒子從小就會煮飯,小時候自己忙于做事,很早就教他做飯給自己吃。”陳美紅說,有時候兒子見自己身體不舒服,還一直跟自己說別工作了,勸我去醫院看,“現在生活是苦,但一定會越來越好的。”(東南早報 記者龔翠玲吳嘉曉實習生謝錕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