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手工面線的質量不錯。”近日,永春偉發食品有限公司員工來到林文藝家收購面線,對林文藝夫婦的手工面線工藝頗為稱贊。“沒有‘雨露計劃’,我和老伴根本制作不了手工面線,更掙不到每個月5000多元的工資。”說起自己工作的變化,林文藝喜上眉梢。
永春縣農業局為蓬壺鎮260多戶貧困戶進行集中分期的“雨露計劃”幫扶行動,引導當地一家食品企業為他們培訓手工面線的制作工藝。
“雨露計劃”是國務院扶貧辦在2006年10月啟動的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目的是幫助貧困地區青壯年農民解決就業、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提高貧困農民工的素質、增強就業和創業能力,促進貧困農民工就業和創業。
今年53歲的永春縣蓬壺鎮美中村貧困戶林文藝便是“雨露計劃”的受益者。當兩個孩子還在讀書時,林文藝就患上重病,學費加上治療費用花去家里大部分積蓄。后來,兩個孩子到外地打工,他和老伴則在本地四處打雜工,賺取微薄的收入。
去年,林文藝參加蓬壺鎮“雨露計劃”培訓,來到偉發食品有限公司學習制作手工面線。該公司為林文藝等貧困戶提供了三個月的免費培訓和就業崗位,并與林文藝等貧困戶簽訂協議,由公司為他們提供原材料和技術,讓他們在家獨立生產,公司負責收購產品。
每天早晨,公司將面粉等原材料配送到林文藝家中,林文藝夫婦在家中制作好手工面線,再等候公司員工前來收購,這樣也解決了銷路的后顧之憂。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林培偉介紹,在“雨露計劃”的幫扶下,蓬壺鎮現有手工面線家庭作坊50多家,日產面線上萬斤。“我們公司共培訓貧困戶500多名,幫扶32戶貧困戶就業,輻射帶動1100多人參與手工面線制作。”
目前,永春“雨露計劃”已深入12個鄉鎮,舉辦茶葉、果蔬、食用菌、養殖、電子商務、花卉苗木等專業培訓班共15期,千余名貧困戶參加了培訓。培訓方式采取理論教學和現場操作相結合,方便貧困戶及時便捷地獲得技能,讓培訓過的貧困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2門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農業生產技術。同時,永春將2016年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與“雨露計劃”培訓項目緊密結合,為貧困戶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增收項目提供資金扶持,受益貧困戶達122戶,從而為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看點
雨露滴灌:去年潤澤逾5000人
記者從市扶貧辦獲悉,2016年,全市共有5357人次參加“雨露計劃”培訓,完成任務的101%。今年前5個月,各縣(市)已開展培訓4期,242人參加培訓。
自“雨露計劃”啟動以來,全市各地結合區域產業特色積極開展相應技術培訓。南安向陽鄉的“雨露計劃”培訓,結合該鄉“一三六”三農互聯網+精準扶貧的發展思路和各個村產業特點,舉辦送技術送知識下鄉專場活動,有近100名計生貧困戶參加。德化上涌鎮的“雨露計劃”培訓,為全鎮100多位種植戶及村民傳授德化梨種植管理技術。德化赤水鎮的“雨露計劃”培訓,則邀請高級獸醫師陳龍星用地道的閩南語親切地向培訓對象講授了德化黑雞養殖和管理技能。在永春吾峰鎮“雨露計劃”培訓現場,還進行鹽鹵豆腐制作方法講解及現場實訓,進一步提升農戶生產技能,拓寬增收渠道。(記者 許雅玲 通訊員 姚德純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