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村官法紀學堂”在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鄉開講,讓村官結合學習黨紀條規和自身工作實際給全鄉村兩委講上一課。這是臺商區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一條黨員干部學習黨章黨紀黨規的新路子,在全區上下引起較大反響。
法紀學堂:
筑牢村官拒腐防變防線
8月4日晚,百崎鄉各行政村兩委成員、鄉直黨組織負責人以及鄉機關全體干部職工近百人圍坐在會議室里,里春村黨總支書記郭思能作為本次主講人,圍繞“學紀律、明底線”主題,分享了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心得體會。
在社會保障、政策扶持、救災救濟款物分配等事項中,村干部利用職權以權謀私、優親厚友、有失公平的現象在各地屢有發生,為此,郭思能舉案說法,結合農村基層組織在工作中容易出現的一些薄弱環節與大家交流,發人深省。之后,他又結合農村工作實際,與大家一起剖析有些村干部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中借機斂財的不良社會現象,提倡勤儉節約,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嚴禁濫發錢物,講排場、比闊氣,搞鋪張浪費,在參學村干部中產生共鳴。
聽完課后,參學人員交流學習體會,蓮埭村村主任郭小平就深有感慨地說,近年來,農村基層干部利用職務犯罪現象屢屢發生,鄉黨委、紀委及時開辦村官法紀講堂,讓他們在學堂上感受真實案例帶來的警示教育,同時也真正領會到法律的尊嚴與威力,做到知法懂法守法。還有參學村干部表示,通過村官法紀講堂的學習交流,進一步筑牢了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經得住金錢考驗,抵得住利益誘惑,不觸碰法紀高壓線,掌好手中權,提升自身修養,廉潔自律,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總結推廣:
探索法紀教育長效機制
臺商區百崎鄉是我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黨建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多年來,鄉黨委不斷完善黨員學習教育制度。“以往學習會,一般都是傳達式、說教式的,缺少互動,這次我們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組織開辦‘村官法紀學堂’,就是要變被動聽為主動學,提升學習教育效果。”百崎鄉黨委書記郭陽燦告訴記者,針對當前部分農村干部民主意識、法紀觀念淡薄,群眾觀念、責任意識差,甚至有些村干部發生違法亂紀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通過這種互動學習的形式,探索建立農村干部紀律教育長效機制,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黨規黨紀意識。
據介紹,“村官法紀學堂”以村干部學黨紀談體會為主要形式,利用晚間時間,每月舉辦一期,每期由1—2名村干部輪番主講,結合學習和自身工作生活實際,選取黨紀條規相關條款進行交流和感悟,參學村干部再進行交流討論。百崎鄉將逐步完善和健全“村官法紀學堂”學習制度,推動學習成果在工作中的運用,在群眾心目中樹立干部清廉、村官清白的良好形象,并通過黨風建設帶動社會風氣轉變,營造風正氣順的政治氛圍,促進經濟發展、民族團結。
百崎鄉“村官法紀學堂”做法得到臺商區紀工委的肯定,區紀工委書記陳家強說,中央提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圍繞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百崎鄉“村官法紀學堂”探索了一條新路子。為此,該區紀工委將總結經驗,在全區推廣“村官法紀學堂”做法,讓基層干部做到懂紀律、講規矩,知敬畏、存戒懼。(記者 陳桂生 通訊員 鐘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