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醫聯體再發力 百歲老人沖關重生
細致專注的手術過程
2016年3月,泉港區人民政府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辦醫,組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閩南分院——泉州市泉港區醫院醫聯體,這是福建省第一家融合型醫聯體。醫聯體正式整合不到2個月,醫院迎來一位特殊的病人——來自泉港區后龍鎮的百歲老人劉捷枝。
妙手回春 醫聯體護航壽星渡過難關
劉捷枝因為進食困難前往醫院就診,住院檢查為食道癌,臨床分期大約是中期,如果不手術,再過兩個月,連水都喝不下去。經討論,其家人決定要為老人手術。
為百歲高齡患者實施食道癌手術,這在省內未曾有過的先例,在國內也很罕見。綜合考量老人體質及本人意愿等方面的因素,醫院決定給這位百歲老人動手術。
2016年11月23日上午9點,劉捷枝家人簽完字后,老人被送進了手術室。“手術采取的是腔鏡微創方式,胸腔只做4個小洞,頸部和腹部各開一個小口,微創手術可以達到與大切口手術一樣的效果,但能最大程度減少對老人家的損傷。”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閩南分院常務副院長、泉港區醫院院長賴繁彩作為主治醫生介紹。
在賴繁彩看來,高齡老人做手術如同走雷區。為了確保老人手術順利進行,醫院組織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李旭、副主任邱明鏈等多名專家聯合會診,也請了富有經驗的麻醉師陳雄剛為老人進行全身麻醉,因為百歲老人動手術的風險加大主要體現在麻醉上,老人的血壓要保持平穩,輸液的量控制得很嚴格,麻醉后的管理更是要一絲不茍。雖然在術前已經做了很多預案和整體的綜合評估,但手術中心臟驟停等意外均有可能發生。整個手術需要輕柔小心地操作,平常團隊做一個食道癌根治手術,只需要3個小時左右,但這例手術大概做了將近5個小時。當日下午14:30左右,百歲老人食道癌手術成功,并立即送進ICU病房特護。
手術的成功并不代表診治的成功,百歲老人術后的護理同樣重要。根據術后老人的病情變化,結合其身體條件等的綜合考量,以副院長林曉為首的術后監護團隊在此后的護理中幾乎每天都與家屬溝通,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經過醫院科學合理的診治和精心照料下,一個月后,百歲老人劉捷枝順利康復。老人出院時,醫護團隊代表為老人獻上鮮花表示祝福;老人家屬激動萬分、感恩戴德,對醫護團隊及技術服務水平大為贊賞,也為醫護團隊送上一面錦旗表達他們心中誠摯的感激之情。
賴繁彩表示,老人康復出院這是醫院和醫護人員價值的最好體現,什么樣的辛苦付出都值得。泉港是中國長壽之鄉,有很多長壽老人,他們一樣有生活質量和壽命的追求,醫院要多關注和幫助他們。泉港區政府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辦醫,組建融合型醫聯體,讓省級優勢醫療資源下沉,確實可以快速有效地幫助基層醫院提升技術實力,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大病、重病。首例百歲老人食道癌根治手術的成功是對醫聯體綜合實力提升的最好證明。
醫生對劉捷枝進行回訪
孝心滿懷 親人齊心助老人身體康復
劉捷枝一生勤儉,在60年代曾經被評為泉州市勞模,雖然已101歲高齡卻耳聰目明,行動自如,體質比較好,生活自理,還能做家務。此次患病得到有效治療,除了醫聯體的幫助,也離不開子女的孝順和開明,親人對疾病和手術風險的認識很到位。
近日,記者陪同醫生來到患者家中回訪,劉捷枝老人恢復良好,家人非常高興。“我們家庭氛圍很好,精神很好,所以老人家才會這樣安心養病、治病,我們泉港尊老愛幼的氛圍很好,這跟孝心傳承也有關系。” 劉捷枝大兒子劉益民說。
“注意多走動,房間要透氣,日曬要充足……”現在老人家2個兒子5個女兒輪流照顧,每日按照醫生囑咐,列出待辦清單,少食多餐,老人家的身體漸漸恢復。
據介紹,截至2016年10月底,泉港區共有百歲老人43人,目前最高壽有兩位均為107歲。泉港對這些百歲老人都很關心,該區還組織對全區2006年至2015年約158位百歲老人個性風采進行逐一采訪編寫,從各位老人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家庭條件等方面總結具有泉港普遍規律的長壽原因,完成《世紀人生·百歲壽星譜》,全方位多角度記錄壽鄉老壽星的風采,弘揚了該區獨具特色康壽文化。
泉港區作為全省第二個、全市首個獲得“中國長壽之鄉”的區縣,積極推行康壽文化,開展弘揚孝道活動,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該區每兩年開展一次評選表彰“感動泉港·道德之光”、“泉港十大孝”活動,營造孝老愛親的良好氛圍;每年開展以走訪慰問百歲老人、重度特困失能老人、百壽宴、義診、健康講座等為內容的“敬老月”活動;持續開展“百善孝為先”公益文化節系列活動和康壽文化節系列活動,促使孝道文化傳承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