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泉港區各級黨組織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精心組織,深入推進,實實在在地動起來、學起來、做起來、改起來,做到工作開展迅速有效、以上率下帶動有力、學習研討重點突出、活動載體務實管用、督查指導全面深入、學用結合特色鮮明,為進一步深入推進學習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形式靈活 勤學習做先鋒
近日,在泉港區峰尾鎮海上流動黨員活動室里,針對海上流動黨員長期從事海上作業的特點,鎮黨委副書記林燕清帶隊來到漁船上,為流動船員黨員上了一堂特殊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并分發新黨章,為漁業支部黨員充電,讓船員黨員及時了解掌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基本內容與要求,激發他們主動踐行合格黨員標準。
送黨課上漁船是該區創新開展學習教育的縮影。該區組織部從挖掘每位黨員身上的平凡點滴入手,征集黨員“微故事”142篇、“微體會”128篇,增強學習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涂嶺鎮制定《涂嶺革命史略》作為該鎮開展學習教育的特色地方教本,精心打造紅色旅游路線,組織黨員參觀陳平山烈士紀念碑、《黃田之路》展廳,領略樟腳“三紅”特色文化,讓黨員現場體驗式學習;山腰鹽場以“藍海晶”商標品牌為載體,號召黨員職工積極爭當海鹽“原生態、純天然、全人工”的傳統生產制作工藝傳承人。
“互聯網+”讓“兩學一做”在基層黨員中全面覆蓋。該區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網站、微信公眾平臺、電視欄目等新媒體開展開放式學習、互動式交流, 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學習教育日常化、經常性。依托黨員e家平臺,全區黨員積極參與“兩學一做”知識競賽和網上考試,截至目前平臺黨員導入完成率98.59%,激活率、學習參與率居全市首位。
志愿服務 獻愛心做奉獻
正值盛夏之際,近日,泉港區組織青年黨員志愿服務隊聯合愛心企業,為冒著酷暑、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紡織工人、環衛工人、建筑工人等高溫作業人員送去防暑降溫“清涼大禮包”,以黨員身份獻上一份愛心,幫助他們安全度夏。
這支今年3月份由區直機關黨工委聯合團區委成立的“青年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通過志愿積分、網絡招募、發起“親子志愿”等創新舉措,短時間內吸引了近300名青年黨員的主動加入,先后開展了“大手牽小手,共享一片天”志愿服務、義賣電影票救助患病青年等9場公益活動,發揚黨員勇于奉獻、服務社會精神,受到群眾廣泛贊譽。
下階段,泉港將廣泛開展“黨員帶頭·志愿先鋒”主題活動,引導在職黨員熱情參與,按照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次的要求,定期到社區報到開展志愿服務,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黨員冠名 亮身份做表率
在前黃鎮古縣村,眼下雖不是采蜜時節,龍田躍文蜂業合作社社長林躍文卻閑不下來,奔波在合作社和社員家中,為冬蜜養殖做準備。作為該區首個以黨員冠名的專業合作社,林躍文說“作為黨員,以我的名字冠名,我要盡我最大努力把合作社辦好,帶領周邊養蜂戶一起致富。”
這種以“黨員冠名”打造服務品牌的模式,既樹立黨員形象,也打響黨建品牌。如今,合作社成員達到100多人,養蜂總數達1000多箱,年產量達20多萬斤,人均年收入達3萬多元。在泉港,像林躍文這樣冠名服務品牌的黨員不在少數。
黨員冠名亮身份,黨員干部競參與。泉港區積極引導全區科教文衛等各條戰線黨員干部立足崗位亮職責、亮身份、亮先進,爭做群眾看得見、受認可的合格黨員。截至目前,該區先后創建了房香蓮黨員心理咨詢工作室、安泰黨員民事調解工作室、鐘觀黨員語言藝術工作室等70多個區級“黨員冠名服務品牌”,在各行各業中扎根基層、帶頭奉獻。今年年底,泉港區力爭培育出100個黨員冠名服務品牌,讓各條戰線黨員都能亮身份、樹形象、展風采,讓更多群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