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背景下,課堂教學如何真正提高質量?讓作業量減下去的同時,學生能“吃得飽”、跟得上。這不,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學現場會,巧妙解答了“‘雙減’下讓課堂教育質量‘增’上來”的問題。
5月24日上午,泉港區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在泉港莊重文實驗小學舉辦小學教務處主任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經驗交流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現場會。
課堂上,來自泉港莊重文實驗小學的莊斌蘭老師圍繞《我們奇妙的世界》的語文要素“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展開教學。
泉港莊重文實驗小學教務處主任莊斌蘭:“在‘雙減’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要如何做到減負、提質、增效,這是我們整個語文教研組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嘗試圍繞著課文內容設計預學單、共學單和延學單這樣的校本作業,并在課堂教學中嘗試教、學、練一體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使‘雙減’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學生莊可鈺:“在這節課中,我學會了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看偏旁的方法,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我了解了看一個偏旁可以講出一個詞語的意思。”
當天活動中,還進行了小學數學二年級《重復的奧秘》課堂觀摩課,舉行《立足“常規”砥礪奮進落實“雙減”全面育人》和《深耕 改革 優化 提升 延伸》經驗交流,以及由福建教育學院教授林蕃講授的《“雙減”背景下學習效能的提升》專題講座。
泉港區教育局初教股負責人劉春瓊:“聚焦于讓每一個生命更有質量的發展,以實驗小學‘雙減’政策下的階段性的現場作為研討活動的主場地,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專家引領方向,在于拋磚引玉,更重在于分享、交流和提升。”
一直以來,泉港以“雙減”政策為行動指南,不斷完善制度措施,推動補強薄弱環節。探討多種方法,滿足學生和家長多樣化的需求,義務教育階段實現課后服務“2+N模式”全覆蓋。“2+N模式”全覆蓋指的是體育加輔導兩項基本服務,“N”指的是各個學校結合本校的特點和優勢,如科普、文藝、勞動、閱讀等形式組建N個項目的基本服務。
泉港區教育局初教股負責人劉春瓊:“建立了作業公示制度,出臺了作業管理辦法,制度建設完成率100%,均能夠有效地控制作業完成的時間,不給家長布置作業、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開足開齊國家的課程,比率均占100%。”
目前,全區中小學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共4.2萬人,參與率達到91.35%;“5+2”全程參加的學生共3.4萬人,參與率達到73.29%;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共2500多人,教師參與率達到85.37%,共聘請了80多名校外專業人士參與課后服務。(柯銘鼎莊冉冉(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