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突出環保優先,創建國家生態城市
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100個重點節能項目,組織134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節能低碳行動。強化工業園區污染集中處理,抓好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建設和運營。
持續深化環境整治。啟動新一輪重點流域專項整治,深化石獅、晉江、南安跨境流域污染治理,深化小流域“賽水質”活動。強化機動車尾氣、施工揚塵、油煙、工業廢氣綜合治理。
創新生態建設舉措。實施“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啟動省級“森林城市”創建,確保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啟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山體、水域、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
(八)突出民生保障,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認真做好事辦實事。抓好城市衛生設施、防洪排澇、特困失能老人幫扶、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低保家庭安居房建設、地質災害危險點居民搬遷等33項為民辦實事項目。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抓好城鎮職工“五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等工作。發展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抓好一批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設。
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啟動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城東、東海、江南學園建設。增加中小學學位1萬個。支持辦好華僑大學、泉州師院等高校。扶持發展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繼續教育和社區教育。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
提升衛生服務水平。擴大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加快市中醫聯合醫院、光前醫院擴建、晉江和石獅市醫院新院等項目以及婦產、兒童、精神衛生等薄弱學科建設,全市新增醫院床位2500張以上。落實人口計生政策,提高人口素質。
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強化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創新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機制。深化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建立最嚴格的食品藥品監管制度,有效治理“餐桌污染”。完善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
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我們要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堅決破除思維定勢、體制障礙,在更高層面上推進泉州改革開放。抓好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強化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
我們要優化環境、提升效能。推動行政審批事權繼續向縣級、重點鄉鎮下放;開展部門審批職權向社會中介組織轉移試點。全面實施國家級行政服務標準化試點,推行“一表式”全程網上審批。開展“陽光減負”專項行動。
我們要改進作風、務實為民。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堅決整治“四風”。認真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黨紀黨規。大力推進“四下基層”,積極倡導“一線工作法”。
我們要依法行政、清正廉潔。牢固樹立對人大負責的意識,堅決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決議,及時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進一步拓寬協商民主渠道,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政務公開、行政復議以及規范性文件審查備案工作。全體公務人員要胸懷大局,知行合一,心存敬畏,嚴守紀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新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