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2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了解到,在泉州開展的第一季度物業住宅小區監督檢查中,被抽檢的149個物業住宅小區累計發現問題1718條,包括公共收益未單獨建賬或未存入指定賬戶、公共秩序安全及公共衛生管理不到位等。
據了解,本次檢查隨機抽取了全市149個物業住宅小區,共涉及物業服務企業100家,重點核查了信訪問題突出的物業住宅小區,對住宅小區現場進行逐一檢查和考評。檢查累計發現1718條問題,現場下發問題告知單149份,要求企業對存在問題限期整改。本次檢查發現的問題主要包括:物業服務合同未備案、未建立業主投訴登記及回訪制度,公共收益未單獨建賬或未存入指定賬戶,未按要求定期公布公共收益明細,未按規定對公共設施設備進行日常巡查及維修保養等問題。
“公共秩序安全管理和環境衛生管理也存在不到位的情況。”檢查組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存在消控室或監控室未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違規搭建,非機動車違規停放和充電,車輛堵塞小區消防通道等問題外,還存在未建立和實施“四害”消殺制度并組織實施、雜物亂堆亂放、垃圾堆積及存在衛生死角、垃圾桶未分類設置且桶身周邊臟污等問題。
根據檢查情況,對被檢查的100家物業服務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承接多個小區的企業,最終信用排名分數取平均分)。其中,A級13家,B級85家,C級2家。以上檢查結果納入福建省“互聯網+監管”及“泉州市住建市場主體和中介機構信用管理平臺”,并在泉州市住建局官方網站公布。
接下來,各縣(市、區)住建行政主管部門將督促相關物業企業對本次檢查出的問題限期落實整改,并督促轄區內物業服務企業對照法律法規、服務合同和物業企業信用評價要求自覺履責,完善相應工作制度,切實提升物業行業服務水平。同時,深化點題整治,指導督促轄區物業服務企業嚴格按照規定,落實公共收益季度公示、年度審計、專戶開設等制度,會同相關部門排查整治物業服務企業擅自占用小區公共空間、改變物業服務用房用途的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