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關乎百姓幸福。近年來,洛江區始終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民生實事項目工程來推進,煥然一新的房屋、干凈平整的道路、靚麗的綠化工程及新增規范的停車位等“內外兼修”的美麗蛻變,不僅改出了居民的新生活,還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認同感、幸福感。
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幸福指數
走進改造后的吉源花苑小區,道路兩側綠樹成蔭,花草芬芳,廣場上老人休閑納涼,游園中小朋友嬉戲打鬧,十分愜意。“現在小區內栽種的花朵品種不同,色彩搭配適宜,品質和檔次都提升了不少,讓我們住得更舒心了。”居民羅大爺說道。
然而,作為洛江區最早建成的一批小區,已有20多年歷史的吉源花苑小區曾經是居民們眼中設施陳舊、配套薄弱的老舊小區。
為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洛江大力實施民生行動工程,先后對吉源花苑進行兩次改造提升,分別投入資金184萬元、90萬元。“前兩次我們分別對小區的消防通道、電動車雨棚等基礎公共設施進行改造提升,這次又投入58萬元改造提升綠化工程,主要是通過對園區的綠樹花朵進行種植,進一步豐富苗木種類、合理調整植被層次感,著力改善居住環境和提高生活質量,提升居民幸福指數。”萬安街道老舊小區改造負責人賴萬達說道。
“舊”小區呈現“新”面貌
同樣作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還有僑福四季花苑老舊小區,該小區建設至今已有近20年,經風雨侵蝕,樓體外墻嚴重粉化霉變,樓梯臺階破損、雨水管嚴重老化,不僅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影響著城市的整體形象。
小區按照“優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便民利民”的工作思路,通過在業主群廣泛征求擬改造小區意見,根據居民反饋情況,不斷優化小區內部及周邊區域的空間資源利用,明確改造內容和基本要求,成了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目前,小區改造工程已經完成工程量50%。“地面上的井蓋已全部完工,現正在對樓梯墻面進行粉刷。下階段,將進行樓梯石板材鋪貼、樓梯扶手安裝、外墻線路改造及防盜門安裝,預計11月中旬全部完工。”項目現場負責人吳祥水說道。
“在這里生活了近20年,以前這里雜草叢生,停車也不規范,存在了不少安全隱患。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關懷下,小區納入了今年的改造項目,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等方面都涉及其中,我想改造后的小區將會讓我們出入更方便,住著更舒心。”小區住戶何先生說道。
辦好一件事,溫暖一片心。洛江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舊”小區呈現“新”面貌,讓“老”居民過上“新”生活。今年以來,全區計劃改造老舊小區8個,計劃年度投資1310萬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資350萬元。其中,首富商城、琯頭安置房、景明花園、杏園小區4個小區改造已竣工,正在驗收。吉源花苑、僑福四季花苑小區、祥光花苑一二期、坪山僑居安置房4個小區正在實施改造。隨著洛江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加快推進,將有更多老舊小區蝶變為功能完善、環境整潔、管理到位的活力小區,匯聚城市品質提升新動能。(黃秋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