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江,有這么一群人民教師,多年如一日堅守在基層,將青春與熱情化作春泥,不計回報地滋養著“祖國的花朵”。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洛江區教育局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匠心育人】欄目,聚焦教師隊伍,致敬辛勤“園丁”!
作為一名中學黨員教師,王麗芳堅守教育一線25年,恪守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格言,愛崗敬業,立德樹人。曾獲“泉州市級骨干教師”“洛江區師德標兵”“洛江區優秀班主任”“洛江區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方寸講臺 以“愛”育人
“同學們翻開課本,我們簡單復習一下上堂課的內容。”在馬甲中學高二年(1)班教室里,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王麗芳老師講解物理知識。舉例子、做實驗、講思路、得方法……一個個復雜的問題在講解下變得清晰易懂。
她溫柔的眼神撫過臺下的學生,親切的話語在學生耳旁縈繞,如春雨潤物無聲般耐心解答著學生們的問題。她常說:“功夫在課下,成效在課堂。”為此,王麗芳精心設計了各個教學環節,根據學生特點和教材特點優化教學策略,深受學生歡迎。
在其位,謀其事,盡其責。扎根基層多年的王麗芳并沒有因為教學經驗豐富而懈怠,她潛心鉆研,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做到了教學相長。
“我們都很喜歡王老師的物理課,她總能把枯燥的物理公式變得簡單好記,而且很尊重學生的意見。記得高一某次物理課上,我興沖沖上臺解題,自以為想出了很好的解題思路,殊不知從根本上就做錯了。王老師沒有當場打斷我,而是幫我一起捋思路找原因,很感謝王老師的諄諄教導。”馬甲中學高二(1)班學生熊學健說道。
王麗芳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同學們真誠相處,也因為有了愛和尊重,學生們總是喜歡上她的課。用王麗芳的話說,“在我心里沒有什么太多大道理,只有對學生的責任和愛心,因為愛是教育的源泉,愛是教育的核心。”她始終努力走近學生,陪伴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了解他們的優點和不足,用真摯的情、濃濃的愛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研為重 科學管理
在工作中,王麗芳除了承擔物理教學工作外,還擔任校長助理行政職務,負責學校教研方面工作,每學期組織策劃各科任課老師開展“新高考”的試卷研究學習,針對學生程度開展相應教學。她腳踏實地,勤勉做事,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讓老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
說起王老師的教學和校務管理能力,和王老師共事近20載的馬甲中學團委書記杜集新老師連聲贊嘆:“王老師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奉獻精神。以前王老師還在做年段長的時候,高三的早讀課她每天都提早來陪著學生,把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還創新了‘超市化校本作業’等多形式校本課程,不管在教學還是在校務工作上都很有方法。”
王麗芳在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再接再厲,不斷反思、認真研討,積極向其他有經驗的學校老師學習,協助校領導建立完善校本課程,推動校本課程的持續發展,使校本課程更加靈動,更加扎實,更加有效。
此外,她還積極協助校領導推動馬甲中學順利通過福建省三級達標高中復查任務,推動馬甲中學實現校園信息化管理,提升學校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切實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多年堅守,砥礪前行
而談起為何從事教育事業,王麗芳感慨道,一切源于她的學生生涯……早在孩提時代,當年教導她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傳播知識的身影,深深吸引了她,從此,她便立志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從江西上饒師范學院畢業后,機緣巧合下,王麗芳來到馬甲中學開始了她為之奉獻半生的教學生涯。
“25年難道沒有機會調往平臺更大的市區中學嗎?”記者不禁問道。因為早在多年前,王麗芳曾有機會調往平臺更廣闊的市區中學,可是她卻放棄了。王麗芳說:“真的舍不得離開!我見證了馬甲中學25年的變化,這里有我奮斗半生的痕跡和最愛的學生們。”
25年,王麗芳見證了馬甲中學從“一大二破”到“煥然一新”,見證了從老師挨家挨戶勸學到學生家庭越來越重視教育。時間飛逝,送走了10屆畢業班近1800名學生,而王麗芳始終堅守在這方寸講臺之上,從力學原理講起,從最簡單的公式教起,年復一年……
此外,王麗芳作為洛江區政協常委,還結合自身工作,撰寫“關于洛江區中學建立和完善教師補充機制的建議”等提案,均得到采納和回饋,既實現了“為民說話、為民辦事、為民謀福”的政協職能,也為促進洛江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成績不能滿足,榮譽催人奮進。回首王麗芳老師二十五年的教師生涯,正如保爾·柯察金所說——“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王麗芳老師憑著這份對教師崗位的熱愛,也將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中揮灑汗水,在教育事業上發光發熱。(施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