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緊跟‘互聯網旅游’的步伐,搶占‘互聯網+’發展‘風口’,立足鯉城最突出文化優勢,推動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大力宣傳推介‘古城宗教休閑游’、‘海絲文化之旅’、‘文化創意之旅’、‘閩南古大厝、歷史名人故居游’、‘環紫帽山健身休閑游’等精品景點、精品線路,使之成為外來游客的必選目的地。”近日,鯉城區召開旅游工作大會,研究部署旅游產業發展工作。
多項利好激發發展活力
早在2012年,鯉城區就出臺《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充分挖掘、利用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和潛力,深化“古韻鯉城·文化之旅”旅游品牌建設,逐步實現旅游資源優勢向旅游產業優勢轉變,積極創建A級旅行社、旅游景區,推動文化旅游街區項目建設,優化旅游服務,激發發展活力,提升旅游產業發展水平。
在鯉城區旅游工作大會上,該區根據《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兌現促進旅游業發展獎勵政策,對泉州中旅、美好生活造物社、肅清門客棧、鯉城大拾堂文化創意公司等七家開發古大厝、研發優秀旅游商品以及為旅游業做出貢獻的旅游單位給予1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獎勵。該區還為西街亞佛潤餅皮店、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海絲金鳳元宵圓店、涂門貢糖等50家首批“鯉城旅游特色單位”授牌。
該區“古韻鯉城·文化之旅”微電影大賽同步啟動,在8月1日前,只要是充分反映鯉城古城文化旅游資源,圍繞古城文物、非遺、民俗、古街巷、閩南傳統民居、名小吃、文化創意等反映鯉城特點的微電影短片都可投稿至鯉城區文體旅游新聞出版局,參加比賽。屆時,該區將評出一、二、三等獎,并給予獎勵。
為搶占“互聯網+”發展“風口”,開啟旅游產業“大數據時代”,鯉城區開通“智游鯉城”微信公眾平臺,以后手持微信就能將古城故事一手掌握。新開通的“智游鯉城”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為lcly0595,內容包括古城游線路推介、達人攻略、風味小吃、民俗風情、學說泉州話等板塊。同時,該區的主要景點,如開元寺、清凈寺、文廟、西街、李贄故居等文圖介紹也融入其中。
建設一批旅游精品項目
“很多外地游客拿到地圖后,對我們的老街老巷非常感興趣。”《古城旅游手繪地圖》作者林江麗介紹,Q版地圖在設計上更加鮮活生動,更能讓年輕人及背包客接受,讓他們想去看看。地圖上除了介紹鯉城半日游、一日游和兩日游的精品線路,還介紹了泉州的民俗風情、風味小吃以及如何掌握簡單的閩南語發音。這是鯉城區強化旅游宣傳推介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鯉城區緊抓“古城文化復興計劃”全面啟動這一契機,把6.71平方公里的古城作為一個文化旅游的整體景區來打造,圍繞“古韻鯉城·文化之旅”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項目、精品景點,布局建設一批旅游配套項目,打造完善的旅游產業鏈條。
經過幾年的努力,該區接待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旅游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旅游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2014年全區接待旅游總人數541.60萬人次,同比增長21.1%;實現旅游收入53.57億元,同比增長23.3%,旅游總人數和總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市首位。
下一階段,鯉城區將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重點推進源和1916三期、泉州兒童創意體驗園、僑光影院影視文化傳媒基地和大寺逅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化創意游項目,加快打造聚寶城南·閩南文化生態園、新門旅游文化休閑街區和西街特色文化旅游街區,全面建設僑鄉自駕游中心、紫帽山農業觀光生態園、龍嶺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閩南文化生態旅游度假區等項目。
同時,該區還將加快推進濱江國際五星級酒店、奎霞巷32號“龍玲閣”客棧、泉州美食城等一批“吃、住”項目,爭取早日建成溫陵商貿中心、新天城市廣場、百腦匯、開元盛世廣場等現代購物中心,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服務質量,促進旅游景點提檔升級,努力爭創更多的A級景區,推動旅游產業發展躍上新臺階。 (林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