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9日訊 一轉眼,“五一”都快到了。盡管才到4月末,但泉州的氣溫可一點都不溫和,特別是前段時間,甚至還出現了30℃以上的氣溫。而氣溫高,反映到菜市場上,就是瓜類的價格因減產上漲了。
與之前每個月的下旬一樣,昨天,海都記者從定點超市抽取了10個固定樣本,包括散裝丁優米、五花肉(無骨條肉)、肋排、散裝雞蛋、春菜、上海青、菜瓜、草魚、明蝦、紅富士,每個樣本500克。通過這些四季餐桌上的???,記錄屬于泉州市民的消費價格指數。
海都價格指數各樣本食品價格
【本月賬簿】
總花費波動不大 只是青菜有點貴
昨天,海都記者從永輝超市泉州泉秀店,選取了上述10樣民生食品,共計花費111.92元。與上個月的110.51元相比,泉州4月份的菜籃子成本波動不大,僅上漲了1.41元。
與上月相比,五花肉、肋排、草魚、明蝦這4個樣本的單價維持不變,但雞蛋和大米的價格出現小幅上漲,蘋果的價格則稍稍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上月,本月的蔬菜價格有所上漲,菜瓜、春菜、上海青的單價都呈上漲趨勢。其中,一斤春菜漲了0.9元,上海青一斤漲了0.7元,上漲幅度都超過50%。
倒是蘋果,最近幾個月來,鮮有地降價了。而且,最近,市民購買水果,選擇很豐富,菠蘿、桃子、李子、芒果,都是時令新鮮水果。不少市民說,新鮮水果這么多,對蘋果的熱情肯定是不如冬季了。
【樣本分析】
瓜類同比漲50% 熱天北風惹的禍
隨后,海都記者走訪泉州市區其他超市和菜市場發現,上海青、春菜之類的葉類菜,確實比上個月貴了一些。
“這個價格正常,跟往年差不多,主要是因為季節關系。”不管是東美菜市場的小攤販,還是超市的工作人員,對葉類菜的小漲價,都覺得再正常不過。南環路蔬菜批發市場的負責人吳先生也說,這個時節處于本地菜的末尾,而外地菜還沒進入,所以葉類菜價格會小幅波動。
不過,各種瓜的價格,可能就貴得有點出人意料了。海都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的瓜類可真不少,菜瓜、青瓜、白瓜、絲瓜等,但價格都不便宜。一斤菜瓜,單價直逼3塊錢,而絲瓜等的售價就更貴了。“以前,快到5月時,這些瓜好像還蠻便宜的。”市民王阿姨盡管說不上到底貴了多少,可就是覺得貴了。
“跟去年相比,瓜類的價格大概貴了一半。”南環路蔬菜批發市場的負責人吳先生說,瓜類之所以這么貴,主要是因為今年氣溫高。“氣溫高,對葉類菜比較有利,長得快;可是,瓜類是生長在藤上,氣溫高不利于生長,今年減產不少。”他說,還有一個因素——北風。在瓜類結小瓜時,北風刮掉了不少果實,對產量也有影響。
另外,今年外地菜的上市時間也有所推遲。吳先生說,大約下月中旬,外地蔬菜才會陸續進入泉州市場。
貝殼類水產受歡迎 休漁后海鮮或漲價
本月菜籃子成本中,除了菜價有所上漲外,肉類和海鮮的價格也有一些變動。
在泉州市區泉秀街一家超市,海都記者看到,牛肉的單價已經調到39.8元,與羊肉持平。而在上月同期,牛肉一斤的售價不過36元。“牛肉的進價,一斤都漲了2元了,售價自然跟著上漲。”這家超市的生鮮區工作人員賴先生說。
“牛羊肉在冬天會吃得比較多,因為進補。而夏天會多吃時令海鮮和蔬菜。”市民姜先生說,從4月初以來,他每次到超市,基本上都要買花蛤或者螺類。泉秀街一家超市負責水產區的店員說,本月以來,貝殼類水產品銷量不錯,像花蛤、油蛤、生蠔、螺等水產品,銷量比上月上漲了30%左右。
當然,如果你喜歡吃海鮮,還要關注一下今年的休漁時間。“休漁后,一些海鮮的量就會少很多,價格可能就上漲不少哦。”海鮮攤販老黃說。
前不久,福建省公布了2015年度海洋伏季休漁制度方案:福建省北緯26度30分以南海域,從5月16日12時至8月1日12時,北緯26度30分以北海域從6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禁止拖網、圍網、雜漁具作業。
另外,5月1日12時至7月1日12時,福建全省海域禁止燈光圍網或單船無囊圍網、燈光敷網或船敷箕狀敷網作業。5月1日12時至7月16日12時,全省海域禁止張網作業。6月1日12時至8月1日12時,全省海域禁止刺網、桁桿蝦拖和籠壺作業。(海都記者 李秋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