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鯉城區(qū)委臺港澳辦、團區(qū)委聯(lián)合舉辦“手相牽、情相近、心相連”鯉城、臺灣青年閩南文化溯源交流活動,組織二十余名鯉臺青年一起體驗閩南傳統(tǒng)文化、溯源兩岸同根同源的文緣、法緣,敘友誼話成長,逐步搭建起鯉臺青年增進了解、交流交心、攜手成長的新平臺。
當天下午2時許,鯉臺青年們一同走進刺桐時代村,開啟“千年刺桐”穿越之旅。非遺技藝、姓氏衍派、民間信仰、閩南民俗……在導游的詳細講解下,泉州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和市井風情,如一幅意蘊悠長的畫卷,緩緩地在大家眼前展開,令人流連忘返。
鯉臺青年們還一起觀看木偶戲、布袋戲、高甲戲等閩南民俗表演。“在這里,我感受到濃濃閩南風情,同時也看到了很多臺灣習俗、信仰的起源,十分親切。”華僑大學臺灣學生說,兩岸文化相通又不同,此次活動讓她對兩岸同源的習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隨后,活動轉場至古城新門文旅的“一號地點盒子社區(qū)”青年之家,一場閩南文化溯源交流沙龍拉開帷幕。現(xiàn)場,青年們圍坐一起,簡單的自我介紹后,通過游戲、舞蹈、清談等方式,結合在刺桐時代村浸潤式體驗的南音、南戲、南挙、南建筑、南派工藝展開熱烈交流。
沙龍上,鯉臺青年暢談兩岸民間信仰、傳統(tǒng)文化的異同。現(xiàn)場,主辦方還貼心地準備了海蠣煎、鹵肉飯等閩臺共有的特色小吃,青年朋友們邊品邊談兩岸小吃的異曲同工之妙,還暢快分享鯉臺美食“攻略”,現(xiàn)場氣氛融洽。
最終,活動在一聲聲“你好,新朋友!”中落下帷幕,鯉臺青年依依不舍,互相道別。“這次活動很不錯,為我們提供交流平臺,大家互相分享學習,也認識了許多新朋友。”華僑大學臺灣學生表示。
“泉州與臺灣一水之隔,鯉臺關系源遠流長。鯉城是泉州對臺工作的重要‘窗口’,今后,我們將邀請更多臺灣青年走進鯉城,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區(qū)委臺港澳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泉州市啟動“海峽兩岸閩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著力促進兩岸民間信仰、宗親宗族、傳統(tǒng)文化、青年一代的交流。接下來,區(qū)委臺港澳辦還將結合鯉城區(qū)實際,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深入實施推進“海峽兩岸閩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為臺灣青年在鯉城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搭建平臺,讓鯉臺交流合作的種子落地生根并茁壯成長。(黃凱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