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5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作為泉州中心市區最早啟動垃圾分類試點的小區之一,鯉城區金山社區積極探索新模式。5日上午,金山社區舉行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不僅成立了樓棟志愿服務隊、學校“環保小衛士”,還與社區內的商戶簽訂了合作協議。居民按規定分類垃圾,除了可免費兌換日用品外,還能享受購物減免。
金山社區與商家簽訂合作協議
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fafqdl.cn)記者在金山社區看到,該小區內共設立了6處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除了普通的金屬、玻璃、塑料、紙張回收外,還設立了專門的有害垃圾分類箱,如電子垃圾、過期藥品、殺蟲劑、化妝品、燈泡等。
“小區里2000多戶居民,我們已完成了入戶宣傳工作。從去年11月啟動試點以來,已經回收了有害物品62.18公斤、可回收物2389.85公斤。”負責金山社區垃圾分類的企業——UU分類相關負責人蔡麗燕介紹,他們給每個小區住戶都發放了積分卡,居民掃碼分類投放垃圾,可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在小區環保驛站兌換日用品,大家都挺積極的。在今天的宣傳活動中,他們還與社區內的理發店、面包店以及超市等簽訂了合作協議,居民的積分可兌換這些合作商家的服務。
以小區樓棟為單位,一支20人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也正式成立。金山社區的住戶彭玉華是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在小區里居住了20多年,她說,正好退休也沒事干,就想著為小區的工作出點力。彭阿姨說,志愿服務隊要負責樓棟和小區巡邏,宣傳、引導住戶們一起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工作中來。她覺得垃圾分類很有必要,既能保證小區干凈整潔,也能保護環境。
泉州市垃圾分類辦副主任王森江表示,金山社區自啟動垃圾分類試點以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與垃圾分類企業密切配合,硬件設施逐步齊全,宣傳工作詳細到位,今天又探索了一些新舉措,在全市范圍里來說是值得借鑒的全新嘗試,希望金山社區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繼續抓好宣傳引導和設施配置工作,培育成為一個體制全、試點多、可推廣的垃圾分類典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