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水口鎮梨坑、昆坂、承澤、毛厝4個村及南埕鎮塔兜、棗坑兩村道路仍未搶通,但昨日下午,這些受困村莊已經全部恢復供電。今日,武警等部門將爆破開路挺進“孤島”。
值得點贊的是,昨日上午,德化水口鎮人大主席吳福聯帶領武警戰士等人,徒步5公里,送了一批物資進梨坑村。與此同時,海都記者也徒步6個多小時,深入水口鎮承澤、梨坑兩村,采訪村里的受災情況。
海都記者徒步6小時深入受災兩村莊了解災情
承澤村的村民全部安置在村部
吳福聯(左一)一行,將兩名被困梨坑村的游客營救出山
梨坑村受災情況航拍圖
德化南埕,南塔公路一大片山體滑坡,預計3天內搶通(航拍圖)
【救援】
鎮人大主席帶隊,徒步給梨坑村送物資
昨日上午8點,水口鎮人大主席吳福聯帶領6名武警戰士和6名應急小分隊隊員,徒步5公里多,歷時3個多小時,到達受災最重的梨坑村。昨日下午2時30分,記者在上山道路遇到了返回的吳福聯。
吳福聯告訴記者,梨坑村居民基本都集中在村部附近,有63人被安置在3個安置點,災民吃住均有保證,災區有1人死亡,目前正在處理后事。而其他幾個被困村,目前災情較小,群眾在安置點生活都有保證。現在搶險隊伍正源源不斷地往災區運送各種生活物資。
吳福聯說,整個石牛山的通道已經堵死,到處都是塌方溜方,通過深入災區,可第一時間了解災害點信息并提供給指揮部參考。“今天步行基本摸清梨坑村情況,沿路總共有溜方塌方12處。最嚴重的一處,山洪把15米左右道路沖毀。”
昨日已做清理準備,今日將爆破開路
針對梨坑、毛厝、昆坂村和承澤村4個孤島村斷電的情況下,昨日一大早,國網德化供電公司陳琨總經理帶領6組共39名搶修隊員,冒著暴雨徒步挺進受災最為嚴重的梨坑、毛厝、昆坂村和承澤村。到昨日下午3時43分,這4個村受損線路恢復供電。
另外,武警部隊原本打算在前日塌方上游處架橋,搶通道路,但是,經過勘察,現場的地質條件并不適宜架橋。水口鎮賴書記表示,經過論證,他們將從大塌方處進行爆破,再開出一條路來,通往梨坑等4個村。
昨日下午,海都記者在塌方處看到,工作人員已開始將塌方附近的樹木鋸掉,并進行清理。而武警官兵也開著大型鏟車等,對附近塌方的位置,進行清理土方。
【講述】
榜上村村支書:勸出老伯才20分鐘,房子就沖塌了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回訪道路已搶通的榜上村。
在榜上村村口,橋一側路基下已被水沖掏空了,路面懸在空中,很是危險。在村里通往石牛山景區的必經之路,路面被沖垮了30米左右。“昨天早上8點多,我們來巡查的時候發現路斷了,應該是凌晨四五點被沖垮的。”榜上村村支書黃長城說,這里原先路面下有條排水溝,因為山上塌方,將排水溝堵住,水越積越多,后來路面承受不住,就整個沖垮了。所幸的是,全村仍住著的73名村民,基本都是老人,已在前天全部轉移到村里3個安置點。
值得一提的是,本來有個70歲左右的黃老伯已被轉移到安置點,卻因為下雨天冷,回房子拿衣服。“他那房子建了30多年了,木結構的,平時一個人住,上次莫蘭蒂來的時候,房子塌了一角,我們已經讓他轉移到別的地方住。”得知黃老伯回家后,黃長城等村干部怕出危險,馬上趕過去,將老人勸出來。“沒想到剛出來才20分鐘,山上溜方,直接將房子沖塌了。沒出事真是萬幸。”
獲救游客:黑夜里從門縫鉆出來,跟著村干部往山上跑
獲朋友邀請,到梨坑村考察民宿被困的羅女士及其閨蜜(詳見昨日本報Y2、A21版報道),昨日下午,也跟著吳福聯及武警官兵一行,獲救下山。
“這簡直就是劫后余生的感覺。感謝村干部和武警戰士。”羅女士說,聽說臺風要來,她們本來打算趕在臺風前上山,當晚就下山的。“一開始雨不大,莫蘭蒂也沒對那里造成太大影響,我們是比較放心的。”她說,沒想到上山后,雨突然變大,道路也塌方,她們因此只得暫時留宿在民宿二樓。當時她們心里有點緊張。村干部就陪她們聊天,并在附近值班。
“沒想到,剛睡不久,就聽到房子倒的聲音,連我們的民宿也要倒的樣子。我們就是被震醒的。”羅女士回憶,當時她們非常恐懼,因為門被山洪沖歪了,她們只能從門縫鉆出來,跟著村干部等人往山上跑。“當時沒電了,太黑了,一路上還有石頭、泥漿和山洪,所有人都驚魂未定。”她說,她不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擔心出事,所以才發微信給閨蜜,讓她照顧自己的孩子。被困在山上時,羅女士說伙食還可以,有咸菜、南瓜和肉。
【記者親歷】
一路都是溜方,記者差點被沖走
昨日上午,記者徒步走進孤島采訪災情。一路上,溜方到處都是,部分路段積滿了被水沖下來的泥土。海都記者穿著30厘米高幫的雨鞋,仍幾次陷入泥土中,掙扎著,才勉強能將腳拔出來。
到了承澤村的地界后,山上一條溪水的兩岸,全部都是山洪沖下來的石頭,大的有幾立方米大。因為原有溪道被堵塞,溪水直接漫過上山的水泥路。而且,水流非常湍急。海都記者試圖趟水而過時,因為溪水流量太大,被沖得往懸崖方向踉蹌了幾步,差點被洪水沖走。
承澤村:500年的古廊橋被沖毀
因為到承澤村委會的水泥橋被沖毀,海都記者只得從沒有路的溪岸往上爬,再從小路繞過斷橋才過去。快到承澤村委會時,兩座橋已經被沖毀,其中一座是修建于1475年的濟美古廊橋。該廊橋是德化縣文保單位,岸邊還刻著石碑。
所幸的是,村里去年建了個小水壩沒被沖毀,可以行走。村民又在溪水上架上木板,兩岸才能勉強通行。海都記者也因此到達了承澤村委會的避災點。鎮里駐村的主任科員林先生說,山洪暴發前,他們將村里20多位住在不安全地帶的村民,全部轉移到這個避災點。“這里吃喝用的都充足,我們還調來一臺發電機,因此也有電。”村民們也說,他們在這里住得挺安心。
海都記者了解到,除了3座橋被沖毀,村里還有5座民房被沖毀,還好都沒住人,未造成人員傷亡。
梨坑村:鎮村干部兩天兩夜沒合眼
海都記者從承澤村到梨坑村兩公里的路上,因為溜方比山下更加嚴重,不少路段幾乎無法通過,走了1個小時。很多溜方處,都是連大樹一起溜方下來,占據所有的路面,根本無法通行。只能從溜方處上方,小心地慢慢爬過去。
“當時太驚險了,連我都差點被埋。”村主任黃奕星回憶,65歲的村民黃甲民與妻子住在民宿隔壁,是一棟3層磚木結構房屋。前日凌晨3點20分左右,山洪突然暴發,“嘩啦啦”幾聲巨響,黃甲民家的房子被沖毀了,他們夫婦也被埋在里面。所幸,他妻子從窗戶爬出,才撿回一條命。
黃奕星說,兩天兩夜來,鎮村8名干部幾乎都沒怎么合眼過。“我們現在最主要的工作是看住村民,不讓他們回家。有的人想回去喂雞鴨,現在不少房子都成了危房,太危險了。”他說,另外,他們還協助黃甲民一家處理后事。“村里物資比較緊缺,好在上午鎮里送來了5袋米,100多個雞蛋、蔬菜、油等物資。這些吃到明天是沒問題了。”
昆坂村和毛厝村:吃住都沒問題
昆坂村書記黃青松介紹,目前有25名災民集中在4個安置點,與駐村干部同吃住,由于山泉水和自來水較混濁,目前主要飲用雨水,食物供應充足。毛厝村副書記曾昭平介紹,毛厝村在此次災害中,轉移低洼地帶和高陡邊坡位置的村民23人,村里只有部分地點溜方,沒有房屋損毀,水及食物均不缺。
南安廣電網絡收視 2000戶信號待搶通
昨日,臺風“鲇魚”帶來強降雨,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因暴雨出現不同程度災害。
福建廣電網絡泉州分公司介紹,受暴雨影響,南安多地街巷積水較深,石井、水頭等12個鄉鎮受災嚴重,廣電網絡受損光纜9.1公里、電纜6公里、桿路累計2.4公里,線路故障影響的用戶達3798戶,經過搶修目前已恢復1726戶,后續的故障搶修及損失情況仍在不斷收集中。
由于南安部分交通樞紐節點內澇積水,巡查車輛及施工車輛無法前往受災現場,目前仍有近2000戶用戶的收視信號有待搶通。
此外,德化因光纜干線沿途多處塌方,德化西片區10個鄉鎮全部無信號,經搶修,昨日上午10點,10個鄉鎮已全部搶通。(本版文圖 海都臺風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