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0日訊 “戶口在,我還能存些念想,戶口銷了,兒子就真沒了。”昨天上午,在泉州德化縣龍潯鎮高陽村,74歲的獨居阿婆,對村委會工作人員為她爭取的福利安排,死活不肯。
原來,阿婆的兒子陳其清,十六七歲就離家出走,至今整整38年了,這些年來,他沒回過家,也未和家人聯系過。前年父親過世時,他也不曾露過面,年邁體弱的母親莊阿婆,獨居家中,她盼望著,兒子能早點回家,有生之年,母子再見一面。
38年了,陳其清你還認得你母親嗎?
莊阿婆的家位于半山腰,和周圍鄰居的高樓洋房相比,她的房屋顯得寒酸,但被阿婆收拾得井井有條。院子里養有幾只雞,還圈了一小塊地種菜。阿婆今年74歲,精神看起來還不錯,但之前摔傷過背脊,走路有些趔趄。“我現在老了,很多活都干不了了”,阿婆嘆道。
阿婆育有7個兒女,陳其清是家中長子,命運多舛,幾個小孩中,有三個都早夭了,其中一個兒子更是拉扯到十八九歲又患病過世。長子陳其清,是阿婆唯一養大的兒子了,可早在38年前,年僅十六七歲的陳其清就離家出走了,至于出走的原因,以及為什么多年不回,阿婆不愿提及。前年,阿婆的老伴去世,兒子都沒露面,阿婆很心寒。老伴去世后,阿婆獨自生活至今,幾個女兒也都嫁出去了。雖然年紀越來越大,好在阿婆生活自理還沒問題,只是沒法干活,也就沒了經濟來源。
高陽村的村支書陳天得,年紀與陳其清相仿,兩人還曾同學多年。在他的印象中,陳其清老實內向,常受同學欺負。在家里,可能因為兄弟姐妹太多,覺得父母偏愛,小小年紀就離家出走了。不過,陳天得覺得陳其清之所以這么“絕情”,或許還有隱情,但不管怎么說,這么多年,都沒能回家看一眼,于情于理都不太應該,“聽人說,他好像在南安一帶娶妻了,可能有什么苦衷吧”。
這幾年來,高陽村村委會盡可能為阿婆爭取政策福利,農村低保、補助,以及愛心團隊的長期幫扶,每個月能提供給阿婆400元左右。村干部還想幫阿婆申請五保戶,但申請的前提,是要將失聯數十年的兒子陳其清銷戶,可阿婆死活不肯,“她說,戶口在,她還存些念想,戶口銷了,這個兒子可就真沒了”。
村支書陳天得理解阿婆,“不管以前發生了什么,現在老太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可生活上并不需要兒子來承擔什么,老太太只希望,兒子能回家一趟,讓她知道,兒子還活著”。(海都記者 陳邵珣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