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貧寒 身世坎坷
高毅巖今年46歲,是“二女”戶,兩個女兒分別在大學、小學就讀。他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兄弟三個,他排行老二,9歲那年,父親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生死未卜。在他的模糊記憶里,父親是個肯干敢拼的人,不甘心一輩子窩在山溝里受窮,外出闖世界,但不曾想這一走竟成了永別。父親的離家出走,讓這個苦難家庭更加千瘡百孔。
母親沒有再嫁,一心將三個兒子撫養成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高毅巖很小的時候,就和兄弟一道干農活,吃苦耐勞,嘗盡了人間的冷暖。生活所迫,初一那年,原本成績不錯的他輟學了。1987年,19歲的他來到深圳打工,先后在絲印廠、電子廠做過,三年后又回到了家鄉。
園潤生態茶廠內山羊成群
1995年,經人介紹,高毅巖和本村的高桂珍結婚了,妻子同樣命運多舛,父親早逝,她是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妹妹,童年相似的經歷讓兩顆年輕的心緊緊地貼在了一起。結婚后,會開車的高毅巖借錢買了一輛二手汽車跑運輸,他每天奔波縣城、同安等地,拉茶葉、沙子、大米、磚頭等貨物,起早貪黑,為了理想而拼命賺錢。
不久,大女兒雅君出生,首次為人父母的高毅巖覺得肩上擔子更重了。1998年他開始做起了茶葉,憑著從小對茶葉的耳濡目染,他做出來的茶葉醇厚、清香,質量上乘,他參加1999年廈門首屆茶王賽,一舉奪得金獎。
高毅巖幸福的一家
艱苦打拼 闖出天地
命運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對高毅巖來說,2000年是他人生中最關鍵的一年,而上海對他來說是一塊福地。
高毅巖的兄弟都在上海開茶葉店,當時安溪鐵觀音正處于一個發展期,兄弟都希望高毅巖夫妻去上海發展。
2000年他向朋友借了1萬元后來到上海,幾經周折,他在上海閔行區九星茶葉市場開了家茶葉店。九星茶葉市場是個新開的市場,不但房租便宜,還有不少優惠政策,這讓高毅巖找到了機會。
白天他跑市場,四處推銷茶葉,一些商場、超市留下了他的身影。為了省下公交車票,他買了輛破舊自行車,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連礦泉水都舍不得買。不久,高桂珍也來到上海,夫妻同心,一個在外跑市場,一個看店,生意漸漸有了起色。
高毅巖的茶葉質量好、薄利多銷,加上他為人正直,講信譽,三年后,生意開始步入了正軌。終于在上海站穩了腳跟。
2004年,高毅巖擔任了安溪縣第一屆茶葉協會副會長,2006年擔任了安溪縣茶葉協會上海分會第一屆常務副會長。如今他生意已立足上海,遍布全國,他的茶葉進入了全國四五千家大型商場、超市,生意越做越紅火。
“低調謙和,對人熱情大方、不忘舊情。”這是高毅巖朋友給他們夫妻倆的高度評價。高桂珍是一個賢內助,在外是丈夫生意上的好幫手,夫妻配合相得益彰。去年,高毅巖的大女兒雅君順利考上了大學,準備出國留學。小女兒雅琦在上海讀小學六年級,一家人相濡以沫,其樂融融。
返鄉創業 回饋桑梓
2007年,高毅巖回到家鄉投資100多萬成立園潤生態茶廠,之后不斷增加投資,茶園面積從原先的600畝增加到1000多畝。今年7月份,高毅巖又注冊成立了福建龍之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園潤生態茶廠同時也是個立體養殖場,畜禽成群,有山羊500只、雞200多只、鴨300只。茶園里茂盛的雜草是山羊天然的飼料,雞、鴨的糞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雞、鴨吃了茶園的蟲子長得很快,是無害綠色產品,投放市場后供不應求。茶園有雞、鴨除蟲不用噴灑農藥,有機生態茶葉質量上乘,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朋友們說,高毅巖熱心公益事業,遇到家鄉修橋鋪路、修建宗祠等,他都會慷慨解囊,碰到其他急需要幫助的人,他知道后也總是主動施以援手。
高毅巖致富后沒有忘本,深知“二女”戶的艱辛,在招工上對計生三戶、殘疾人有諸多照顧,還為“二女”戶員工免費辦理了醫保、社保。本鄉一個“二女”戶家庭的妻子是外省人,嫌家里太窮跑了,留下兩個年幼的女兒,高毅巖回老家知道這事后,積極資助該“二女”戶女兒的伙食補貼。
大坪鄉黨委副書記詹育杉介紹,“二女戶安居工程”規定,“二女”戶修建新房時,可以享受到政府免地基費用及4萬元補助,但都被高毅巖謝絕了,說應該把錢留給更需要幫助的家庭。(記者 羅劍生 通訊員 詹育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