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日訊 泉州安溪縣地處閩南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中間結合部,是中國特種茶類烏龍茶的故鄉和馳名中外的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全國著名僑鄉和臺胞的主要祖籍地。全縣面積3057.28平方公里,人口115萬,下轄13個鎮、11個鄉,是泉州市幅員最遼闊的縣份,福建省第三人口大縣。
近年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平安和諧社會新時期,在安溪縣委、縣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泉州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工作委員會、市見義勇為協會的悉心指導下,安溪縣見義勇為事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見義勇為精神在茶鄉大地不斷發揚光大,目前全縣共有92人次受到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表彰(其中犧牲6人、受傷17人)。、
見義勇為者協助消防救起落水者
【成效】
全縣24個鄉鎮設工作站
志愿者團隊達800人
據了解,安溪見義勇為工作之所以能夠打開新局面,收效良好,主要原因是:其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其二,明確由公安部門主管見義勇為工作。
首先,安溪縣委、縣政府將弘揚見義勇為精神、發展見義勇為事業擺上重要位置。早在2012年10月,就成立了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工作委員會,由縣領導任“工委會”主任,公安、民政、司法、財政、教育等部門為成員單位。2014年1月,縣見義勇為工作協會成立,業務主管部門為縣公安局,由縣公安局領導任會長,同時選派兩名業務骨干任副會長,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10人。資金方面,縣協會成立之初僅有3萬元資金,今年縣政府同意核撥資金50萬元作為專項經費。
其次,在縣“工委會”的領導下,縣協會充分發揮公安主管優勢,以見義勇為精神發動群眾參與治安打防,提升平安建設合力。依托公安派出所、警務室,將見義勇為工作機構延伸至基層一線。目前,全縣24個鄉鎮均設立見義勇為工作站,另有83個工作室及一支人數達800多人的志愿者團隊,工作站掛靠在轄區派出所。在警務室、村居、社區、企業、學校等建立見義勇為工作室,實現縣、鎮、村(企、事業)三級網絡的無縫銜接,打造縱橫結合的立體型工作機構網絡。
這樣的見義勇為宣傳在安溪是常態
【事跡】
六旬老人勇救落水者
村主任助警方抓兇嫌
在見義勇為工作不斷深入開展的同時,安溪縣見義勇為英雄不斷涌現……
今年4月27日16時許,在安溪高速往南安方向的澇港村路段清溪橋上,有一名男子跳溪,消防人員到達事發現場時,年逾六旬的趙烏圓、劉德林兩名老人對落水者進行了前期的施救,趙烏圓有效協助消防隊員實施救援。兩人的見義勇為行為已經公安機關確認。
去年10月7日12時許,安溪縣湖頭鎮美溪村發生一起兇殺案,精神病人李少川持水果刀刺死1人、刺傷1人后往隔壁村美坂村方向逃竄。16時許,美坂村村委會主任許德友接湖頭派出所通知后,立即通知群眾注意防范,發動群眾踴躍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破案。當日19時許,在聽到群眾反映,有可疑男子往半山村方向跑去后,許德友開車四處尋找,發現一名男子神色慌張,立即通知警方。面對李少川持剪刀相威脅,許德友臨危不懼,繼續與之周旋。在他的幫助下,李少川當晚順利被警方抓獲。今年3月,許德友被安溪縣委、縣政府授予“安溪縣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據悉,上述三名勇士,目前已推薦至市“工委會”予以審核表彰。
【保障】 加強權益保障 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對見義勇為人員的保障方面,安溪見義勇為工作協會致力于見義勇為人員的表彰、獎勵、慰問、幫扶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見義勇為人員的漏報,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具體實施上,首先是做好表彰推薦工作。對于見義勇為的人員,發動各種渠道做到“涌現一個,上報一個,獎勵一個,教育一片”。
其次是增強主動服務的意識,暢通信息渠道,及時收集、了解、掌握歷年來各級見義勇為人員的信息,特別是對困難人員進行適時的走訪,及時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2014年,工作協會幫助見義勇為人員林志強和謝澤輝進行評殘工作。其中,林志強長期居住在鄉下,謝澤輝因見義勇為致使癱瘓,行動不便,工作人員包辦了兩人的所有評殘材料。特別是在調取林志強的病歷時,工作人員三次趕赴廈門,調取其病歷,確保林志強及時參加評定。最后,林、謝二人均被評定為因公傷殘,享受相關的撫恤政策。
再次是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今年7月底,縣見義勇為工作協會與縣公交公司聯合出臺見義勇為人員免費乘坐公交車的優撫政策,7月30日發放首批乘車卡41張。今年8月初,《安溪縣貫徹落實<福建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的實施意見》出臺,《意見》中進一步規范了安溪縣見義勇為工作,特別是在見義勇為人員慰問、撫恤、幫扶方面予以了明確分工,要求適時走訪見義勇為人員,保持與他們的密切聯系,緊密關注見義勇為困難人員及其家屬的生產、生活、學習情況,做好見義勇為人員節日慰問、困難救助及子女高考加分等相關服務事項。
【宣傳】 弘揚見義勇為 營造濃厚氛圍
在見義勇為事業的宣傳上,安溪縣立足于提高群眾對見義勇為事業的知曉率,堅持面向社會、面向群眾,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形成“全時空、全時段、全方位”的立體宣傳格局,積極營造倡導見義勇為行為,弘揚社會正氣的濃厚輿論氛圍,引導和激勵更多熱心公益事業的團體和個人為見義勇為事業貢獻力量。
一是組織集中宣傳活動。各工作站分別在轄區人員密集場所組織開展見義勇為宣傳活動,設立移動展板、咨詢臺;志愿者紛紛著裝上陣,分發宣傳單,宣傳相關政策、法規。在中國茶都廣場舉辦多次集中宣傳活動,取得良好成效。
二是開展常態宣傳工作。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公益廣告、手機短信、微博、微信、報紙等載體進行常態化宣傳。僅今年上半年,累計發送手機短信50萬條、在本地電視臺滾動播出公益廣告3條、專題電視節目3期、報紙專題報道3篇,有效擴大見義勇為的社會宣傳總體聲勢和影響。
三是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在增強策劃意識上下足工夫,公安文體聯音樂興趣小組排練《見義勇為之歌》,參加全縣各類晚會的演出,宣揚茶鄉英雄精神;結合本縣文化特色,與高甲戲團達成合作協議,把典型的見義勇為事例編排成戲曲節目,在全縣各鄉鎮巡回演出。通過新穎、活潑的歌唱、戲劇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互動方式,展現崇尚見義勇為的良好風范。(陳邵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