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安溪縣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村(社區)干部隊伍為目標,以組織“有為”促村(社區)干部“敢為”,不斷加強村(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推動全縣村(社區)干部在基層一線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進一步激發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為推進鄉村振興蓄足“源頭活水”。
以“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
打造民情茶室,“一杯清茶”與老百姓話家常、講政策,目前,安溪縣城廂鎮經兜村收集鄉村治理意見140條,化解矛盾問題5起,有效拉近黨群關系;建設福建省首個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將村級各項事務都“晾曬”在陽光之下,架起群眾日常監督“攝像頭”;成立鄉賢議事會,累計籌集鄉村振興建設資金4000多萬元……
催生昔日“一窮二白”的小村莊,嬗變為安溪鄉村振興標桿村的,正是鄉村振興“先行者”——安溪縣城廂鎮經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孫開明。曾在西北從事空壓機生意的孫開明,本著回報家鄉的初衷,回到經兜村擔任黨支部書記。
安溪縣城廂鎮經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孫開明主持召開鄉賢議事會。孫雅茹攝
在安溪,這樣的村干部還有很多:“寧可事前聽罵聲,也不事后聽哭聲”,用心用情做好地處災害隱患點但不愿轉移的6戶群眾思想工作,一人不落全部妥善轉移安置的桃舟鄉桃舟村黨支部書記張福全;致力于解決山都村村民“衣食住行”,建設生態美“幸福小鎮”的湖頭鎮山都村黨支部書記裴榮桂;立足“山藥茗村 康養勝地”發展定位,打造農旅融合發展“東坑樣本”的祥華鄉東坑共贏茶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順儒;帶領村民發展藤鐵電商產業,締造遠近聞名“中國淘寶村”的尚卿鄉灶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聯桂……
“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據了解,在“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中,安溪縣對100名村(社區)“擔當者”進行通報表揚。如今,這100名村(社區)“擔當者”成為全縣村(社區)干部的榜樣。
以“組織擔當”激勵“干部擔當”
2022年以來,安溪縣大力實施“黨建+”示范工程,引導村主干圍繞產業振興、鄉村建設、鄉風文明等主題精心打造50個農村黨建示范點,高質量建成23個鄉村“黨建+”鄰里中心,培育17個省、市先進村黨組織,實現村主干學有榜樣、行有標桿。聚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主干帶頭組建“強村公司”26家、領辦合作社92家,發展產業項目136個。2022年,全縣村財收入超20萬元的村達100%,新增18個超百萬元的村。
在虎邱鎮湖西村“黨建+”鄰里中心舉辦暑期支教活動。林小海攝
除了村(社區)“擔當者”評選,安溪還連續10屆評選“雙十佳”村主干100名,開展“興村治社”能人評定,不斷增強村(社區)干部的榮譽感獲得感,形成更廣泛更持久的擔當作為動力。
此外,安溪還十分注重關心關懷,常態化開展“向組織說說心里話”活動,將身心健康知識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內容,規范養老醫療保險、健康體檢和榮譽離任機制,解決干部后顧之憂,讓村干部“選得出”“留得住”,以厚愛促干勁。
以“釋壓減負”推動“輕裝上陣”
“如今,我們村干部身上的負擔減輕了,激勵保障方面也大幅改善了,事業上有奔頭、待遇上有甜頭,同時也意味著今后要以更嚴的標準要求自己,認認真真履職、踏踏實實辦事。”談及未來的工作打算,村(社區)“擔當者”、安溪縣藍田鄉藍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鴻飛充滿期待。
據悉,為完善激勵獎勵機制,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安溪縣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村級組織建設保障水平強化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工作的通知》和《安溪縣發展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激勵辦法(試行)》,建立完善“基本報酬+業績獎勵+集體經濟創收激勵”制度,建立村干部報酬常態化增長機制。
2022年以來,安溪縣財政新增1300多萬元用于進一步提高村主干待遇,增幅達16.7%;實行村干部積分制考評,根據考評結果拉開村干部業績獎勵發放檔次,讓“干得好”和“差不多”有明顯差距;推行村級集體經濟績效激勵機制,共兌現集體經濟激勵資金191.7萬元,236名村干部受益。
安溪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安溪將持續深化“興村善治頭雁”培養計劃,系統完善培訓賦能、晾曬考評、發現儲備等全鏈條管理體系,奮力繪就“頭雁領航、群雁高飛、雛雁振翅”的新時代鄉村振興新圖景。(張錦川 陳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