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種植了水果、養了河田雞,本指望著可以增加一點收入,豈料受到疫情影響,銷售鏈條阻滯,成了滯銷品。慶幸的是,鎮、村干部了解情況后,變身“賣貨郎”幫忙推銷,解決了貧困戶的燃眉之急。近日,這暖心的一幕就發生在安溪縣劍斗鎮。
鎮村干部幫果農將裝好的水果搬上車
貧困戶種植了水果、養了河田雞,本指望著可以增加一點收入,豈料受到疫情影響,銷售鏈條阻滯,成了滯銷品。慶幸的是,鎮、村干部了解情況后,變身“賣貨郎”幫忙推銷,解決了貧困戶的燃眉之急。近日,這暖心的一幕就發生在安溪縣劍斗鎮。
農戶水果滯銷 鎮干部變身“紅娘”牽線
“感謝購買水果,你們的愛心將給蘇萬花一家帶來希望。”日前,安溪縣劍斗鎮政府的干部一邊將水果抬上汽車,一邊向前來接送水果的福建永東南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道謝。
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要從該鎮前爐村的國定貧困戶蘇萬花說起。蘇萬花家種植了不少水果,受疫情影響,水果出現滯銷。十幾天來,倉庫里水果沒有賣出多少,有的因堆放時間較長已開始變質。“賣不掉非常著急,家里貨又積壓著,再賣不掉就浪費了,貸款和借來的9萬元都要打水漂了。”蘇萬花在劍斗鎮農貿市場的臨時攤位上暗自抹眼淚。
在疫情防控摸排工作中,劍斗鎮黨委副書記王迎芳了解到該情況,他立即向鎮里報告。鎮里決定當一回“紅娘”,發動關系幫忙牽線搭橋。最終,他們與福建永東南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閩超建設有限公司取得了聯系,兩家公司承諾購買一批水果用作員工福利。此外,不少干部職工、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等也紛紛加入到“消費扶貧”中來。在多方努力下,最終幫助蘇萬花銷售了100件蘋果和250斤柑橘,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我們在劍斗鎮農貿市場幫蘇萬花安排了一個固定攤位,不收取費用,這幾天攤位就可以開始使用了。”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王迎芳表示。
購銷渠道不暢通 縣鄉村干部建群幫銷售
一邊是農戶種植養殖的農產品出現滯銷,另一邊是城里人想吃卻買不到。為最大限度幫助農戶解決滯銷難題,安溪縣、鄉、村三級干部使出十八般武藝,當起了“賣貨郎”。
2019年6月,劍斗鎮云溪村第一書記李文燦牽頭從福建超大集團引進河田雞養殖扶貧產業發展項目,8棚年飼養1600只。眼下正值河田雞出售旺季,一只只個大體美的河田雞本應讓4戶貧困戶高興,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物流受阻,以往暢銷的河田雞成了滯銷品,這讓楊加添等幾家子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李文燦一方面發動群眾,收集客戶信息;一方面聯系安溪縣委組織部,由縣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陳榮桂幫助搭建了“安溪縣職工購買土特產服務群”,吸引近百人入群“消費扶貧”,將供需雙方拉到一起。兩種方式均采取線上訂單、線下配送,配送員送貨到小區門口,由業主無接觸式取走。幾天下來,銷售量可觀,“4戶貧困戶的1600只河田雞成活率90%左右,大概還有400多只沒有銷售。”昨日接受采訪時,李文燦表示。
“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心里總算輕松了一些。”銷售出五六千枚雞蛋、300余只河田雞的云溪村養殖戶楊加添長舒了一口氣,他表示,目前雞還有上百只,雞蛋全部賣完了。“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直接采購或介紹銷售渠道,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李文燦說。(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林清鍛 張錦川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