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都市場里密密麻麻的人群
從泉州市區到安溪縣城坐中巴大約一個半小時不到,一路上我與李先生話就沒斷過。我曾懷疑,如今誰人稱其一年365天皆飲茶,必假。但到茶鄉,才知自己鼠目寸光。李先生說自己從沒買過茶,鄉下親戚或多或少都在做與茶相關的事情,每產新茶必送給親戚朋友品嘗,來來往往,家里茶葉存貨就沒少過。這讓我羨慕至極,不在量多,而在腦袋里想起那各式各樣品味的觀音香,直讓人口水直流。
車站的旁邊,就是中國茶都——-安溪全國茶葉批發市場,我們先去了那。具體的數據,李先生也說不出來,我邊走邊百度。安溪茶都是全國最大的烏龍茶集散地。不然還能是哪里?下面看個數據,2013年安溪茶葉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在茶都完成交易——2.1萬噸、22.5億元。好吧沒什么概念。
我好奇問李先生,這交易總量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好吧,李先生也說不好,直接帶我穿進“中國茶都”四個大字下的市場里。如果說上面的數據不能讓我有什么實質的概念,那市場里這人潮洶涌般的密集程度已經讓我瞠目結舌。空氣中彌漫的茶粉變沒有讓覺得不適,卻像是走進了茶鄉的青山綠水,穿行在連綿不絕的青翠茶園間。游走的茶販,手里抓著一把茶葉,看到我們進來,就湊上來問,要不要好茶。李先生擺擺手,用閩南話打發走茶販。他跟我說,這里雖然是大交易市場,但市場里絕大多數都是低檔一類茶葉,真正的好茶并不會出現在這里。市場里的茶販,分為兩類,一類是家庭作坊式的茶農;一類是收購再販賣茶販。所以,第一手茶在這里也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