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建省水利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的主體工程建設和移民安置工作都迎來任務艱巨的關鍵之年。眼下,項目方正在搶抓第一季度節點加緊施工,縣移安辦也統籌推進移民安置工程建設,全面拉開白瀨水庫“項目提效年”攻堅活動序幕。
大壩主體工程有序推進
在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15至17號壩段192至195米高程的碾壓混凝土施工現場,滿載混凝土的自卸卡車穿梭在壩段上,精準卸料。攤鋪機緊跟著將混凝土均勻攤鋪,身后振動壓路機緊鑼密鼓地壓實倉面。一旁的廊道也在同步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
據了解,此段工程大約需要15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如果按照20厘米(厚度)進行計算,可以鋪設一條長13千米、寬6米的雙向兩車道普通公路。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大壩施工的關鍵節點,將為后續的發電廠房基礎開挖工作做好準備。
泉州水務集團白瀨水利公司副總經理馬棟告訴記者,自上月混凝土施工開倉以來,他們通過持續不間斷地作業,克服天氣變化、交叉作業等不利因素,有序推進項目建設。“澆筑完成后,大壩下游的入倉路將進行改道,屆時發電廠房才可以進行后續的基礎開挖工作。”馬棟說,這一進展為項目第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大壩主體工程自2021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今年是項目建設的關鍵之年,任務艱巨,混凝土澆筑量將達到歷年之最。為此,項目方細化施工計劃,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技術保障和施工管理,確保各節點施工時資源充足,項目順利推進。
“今年大壩的施工任務尤為艱巨。預計需完成5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澆筑,金屬結構安裝和機電設備安裝也需同步推進。13號、14號壩段力爭于今年10月實現向上加高澆筑,左岸1號到12號壩段以及右岸22號到26號壩段,需達到壩頂291米高程,發電廠房的主體結構施工也要基本完成。”馬棟表示。
據悉,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4.34億元,占總投資7.1億元的61.13%。其中,大壩左岸5—12號壩段已碾壓澆筑至274.5米高程,正在進行鋼模板吊裝,為下一步的混凝土施工做準備,不斷向最終的291米高程穩步前進。
眼下安溪縣已經進入春季多雨季節,非常不利于項目的建設。為此,項目方提前部署,做足防范舉措,根據天氣情況動態及時調整施工計劃。“在汛期來臨前,我們將制定周密的度汛方案,并組織開展防汛應急演練。同時還會加強對大壩施工區域的日常巡查與監測,儲備充足的防汛物資,密切關注天氣動態,做好預警防范,確保安全度汛,按時序推進施工。”馬棟說。
參內安置區3月上旬選房交付
一邊是大壩主體工程的建設,一邊是移民安置。開年以來,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劍斗東陽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參內安置區B地塊(溪禾盛景小區)、參內安置區E地塊(田厝雅景小區)等又一批移民安置工程竣工。移民安置也是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重中之重,如今也已到了大會戰、大決戰之際。
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參內安置區B地塊(溪禾盛景小區) 黃東華/攝
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參內安置區E地塊(田厝雅景小區)黃東華/攝
在參內安置區B地塊(溪禾盛景小區),記者看到,竣工待交付的小區樓房林立,內部道路也已完工,路面平整、清潔干凈,綠化工程基本完成,草坪、樹木已種植,周邊道路暢通,公共交通便利,小區內供水、供電及天然氣配套工程也已完成,只等選房交付。
“已基本完成參內安置點選房前期準備工作,14個鄉鎮已報送現場工作組組成人員名單,設計單位、監督評估單位相關技術人員已準備就緒,預計三月上旬啟動參內安置點選房工作。”縣移安辦業務部負責人林偉燦介紹,參內安置區B地塊(溪禾盛景小區)用地面積約3142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45975平方米,可安置966戶,項目總投資約6.3億元;參內安置區E地塊(田厝雅景小區)用地面積約293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16792.13平方米,可安置 774戶,項目總投資約5.36億元。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城東片區的綜合發展承載力,激發城東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為助推安溪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劍斗新城黃東華/攝
在劍斗鎮安溪十二中安置點、東陽片區安置點,現場機器轟鳴,各種大型設備正在緊張作業,載滿沙土的工程車輛來往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預計3月上旬前啟動參內安置區選房交付工作,12月底前完成移民搬遷入住。同時,我們也將研究確定庫周安置點統規自建房建設管理模式,盡快啟動白瀨鄉寨坂、感德鎮岐陽、劍斗云溪、黃厝坪安置點選地建房工作。”林偉燦表示。
據悉,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已動工建設移民安置工程36個,其中,在建項目17個,基本完工項目19個,工程估算總投資79.76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1.39億元。
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官橋安置點黃東華/攝
官橋安置點已于2024年12月完成竣工驗收和選房交付工作,參內安置區將于3月上旬選房交付,其他安置區正在以2025年12月底前基本完工為節點目標全面提速建設中。
(記者:李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