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藍田鄉烏殊村蜜薯種植基地,只見村民們正在清理薯秧、采挖蜜薯,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潤飽滿、表皮光滑、色澤誘人的蜜薯便從土里被挖出來……
“目前,村里共種植蜜薯80多畝,產量超12萬斤,且蜜薯品質佳、口感好,不愁銷路,收成季,團餐企業爭相下單。”烏殊村黨支部書記王欽良說,多年來,村里依托藍田鄉團餐產業蓬勃發展的優勢,引導村民種植蜜薯、淮山、水稻等農作物,當季的農產品基本上銷往團餐企業,帶動村民增加收入。
烏殊村僅是藍田鄉立足生態打造團餐食材供應基地的典型縮影。近年來,該鄉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深耕團餐領域,牢牢把握團餐發展機遇,形成了一條從“包食堂”到覆蓋原材料種植、倉儲、冷鏈、研發等環節的全鏈條團餐產業。以團餐立鄉,以產業興鄉,傾力打造“中國團餐發源地”“中國團餐食材基地”等藍田樣板,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藍田鄉鄉長林水能介紹,為向團餐市場源源不斷地提供新鮮食材,該鄉有效銜接退茶還耕、撂荒地復耕等工作,因地制宜,因村建地,打造“一村一品”,并實施“金鳳還巢”計劃,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團餐企業回鄉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共盤活土地2800畝,建成食材基地19個,多家團餐企業與藍田鄉10多個村達成共建。
藍田鄉紫佳農場創建于2016年,位于藍二村,近幾年,通過土地流轉,根據時令季節種植不同的瓜果蔬菜,因為生態好,種出的農產品品質優良,深受團餐企業以及市場客戶的喜愛。
與此同時,藍田鄉也積極引導團餐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建設團餐食材生產的加工廠,同時,還建立益溪筍干、芥菜干等農副產品統一收購點,不僅暢通產銷對接,批量提供優質食材,還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藍田團餐產業的迅速發展,更離不開該鄉良好的生態環境。藍田鄉是傳統農業鄉鎮,國家級生態鄉鎮,境內土壤肥沃,水質優良,氣候溫暖濕潤,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益。林水能告訴記者,該鄉一直立足生態優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包含種、養、漁為一體的團餐食材供應基地,形成“一村一基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
藍田鄉是團餐產業發源地,共有團餐企業3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被授予“中國團餐之鄉”“中國團餐食材基地”等榮譽稱號。“理田、種糧、顧碗,讓肥沃的良田延綿在藍田大地,把健康的食材端上中國人的餐桌。”藍田鄉黨委書記陳永忠表示,將立足鄉情,充分挖掘資源稟賦,加強耕地工程項目設施建設,拓展基地建設的數量和品類,打造具有藍田特色的團餐食材供應鏈,盤活鄉村產業,增加村財以及村民收入。
(記者 章桂林 通訊員 顏翔龍)